福建泉州、厦门高甲戏的来历、表演
高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
高甲戏形成于清代中叶。开始出现在喜庆的节日,由村民们装扮梁山 泊英雄人物,配以锣鼓和民间小调,参加游行队伍游行,间或就地表演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 随着便有小孩扮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出现,观众称他为宋江仔。后来逐渐为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所代替,称为“宋江戏”。到清代后期,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演出半文武戏,以后又发展演出绣房戏。 如后来“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并日趋成型为今日的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全部
高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
高甲戏形成于清代中叶。开始出现在喜庆的节日,由村民们装扮梁山 泊英雄人物,配以锣鼓和民间小调,参加游行队伍游行,间或就地表演简短故事和各种武打技艺。
随着便有小孩扮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出现,观众称他为宋江仔。后来逐渐为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所代替,称为“宋江戏”。到清代后期,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演出半文武戏,以后又发展演出绣房戏。
如后来“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并日趋成型为今日的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
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俗称“九角戏”。
高甲戏的表演艺术,一部分来自梨园戏和木偶戏,一部分来自弋阳腔、徽戏和京剧。初期节目没有固定的脚本,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唱做也较自由,没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时间可长可短。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
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如〔冲头〕、〔长锤〕、〔急急风〕等,但“三通”和“出将”时则与京戏不同。
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解放后,1951年成立泉州大众剧社,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 ,《桃花搭渡》、《扫秦》荣获剧本奖和演出奖。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
剧目来源绝大部分是从木偶、布袋戏和古典小说,如三国、列国、水浒、说岳等吸收过来的。亦有部份是艺人根据民间传说改编创作的,如《番婆弄》、《唐二别》、《管甫送》等。
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并在旋律节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合舞台上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
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浑高昂,也有清婉细腻的音韵。
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以唢呐为主,配以品箫、洞箫、三弦、二弦,后来又加入琵琶、杨琴、二胡、中胡、小提琴和大提琴。
武乐有百鼓、小鼓、通鼓、铎板、大小锣、大小钹、特别是响盏和小叫,有浓厚地方特色,是丑旦戏或轻松场面不可缺少的打击乐。
高甲戏行当的划分与京剧大致相同,丑角戏的表演最为突出。仅丑行分类就有男丑和女丑。
男丑又分文丑和武丑。文丑有“长衫丑”和“短衫丑”;武丑有“师爷丑”和“捆身丑”。女丑有“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 婢丑”等达几十种之多。丑角的表演艺术很丰富,如“公子丑”、“破衫丑”、“傀儡丑”、“女丑”等都是艺人们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自己创造设计出来,身段动作细致优美,表情幽默诙谐活泼,夸张性大,节奏明朗,舞蹈性强,轻快自如,妙趣横生,独具一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不仅给人以轻松愉快的艺术享受,而且还引人深沉思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