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外汇

高增长低通胀有利于人民币汇率改革 ?

全部回答

2019-02-12

0 0
是的

2019-02-12

23 0
是的

2019-02-12

53 0
    高增长低通胀有利于人民币汇率改革 “媒体和经济学家要克服‘悲情心理’”,JP摩根大通亚洲的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谈到近期人民币问题讨论时表示,“现在也应研究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   上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6月份单月的贸易顺差则已逼近100亿美元,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学家争论的重点。     从宏观经济看,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保持在9%以上,而消费物价指数(CPI)则维持在2。
  3%的低位;从国际环境看,美元在连续两年的持续走低后,已经慢慢出现回调,美联储更暗示加息步伐暂不会停止。   当前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应更关注汇改进程中的哪些问题?汇率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扩大汇率浮动空间是否优于盯住一揽子货币?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来京的龚方雄。
       龚方雄曾于去年预见央行9月底的加息,今年4月他的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快速度的研究报告,让全球市场在5月份好一阵紧张。   《第一财经日报》: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汇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你怎么看?   龚方雄: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增长周期,的确给汇率政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国内现在的经济增长很强劲,就改革的时机而言,应该在强势的时候推动,而不是在弱势的时候因外力压迫而改变。   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时机也不错,美元回到了上升轨道,美联储依然还有加息空间;美国、日本等几个大经济体也都处于复苏和继续增长的时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这样的形势下,有利于我们采取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改革。
       《第一财经日报》:对人民币问题的讨论,国内外都有着不甚理性的声音,那么你认为,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现在应更关注和研究哪些问题?   龚方雄:的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喧嚣过后应该更加务实。
  汇改要坚持主动性,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国内的经济政策,是我们主动要做的。     从中国的国家经济体系而言,一个更能反映市场需求的货币,也能帮助全球经济取得一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难说一件事情有赢家就一定有输家,很多事情能够达到双赢或者多赢。
  调整汇率形成机制是国内经济政策的一个转轨,可以帮助中国适应全球化、适应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根本上说,通过汇率政策等手段,有助于把现在一个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为内需推动、以内部为导向的增长方式,达到内部经济平衡。
     《第一财经日报》:在汇率政策改革的讨论中,谈得比较多的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及盯住一揽子货币等汇改方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龚方雄:首先我们要认识的是,汇率改革的目标不是变动汇率水平,而是强调汇率形成体制。
    从汇率本身看,人民币可能是稍有低估,有可能的调整汇率的方式是放宽交易区间,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因为波幅可能不大,可以让金融机构和银行有个适应过程,市场也会逐步熟悉。   《第一财经日报》:从你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环境进展如何?   龚方雄:温总理所讲的三原则,为我们规划了汇改的进程和背景。
    首先是主动性原则,这是谈汇率改革的方向把握。   其次是可控性原则,这一点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认为,调整汇率政策,应该在资本管制的时候进行,不能在资本项目放开后再做。
  前一段时间,的确有热钱陆陆续续流入,但目前来看监管部门的措施让热钱难以“兴风作浪”。   从控制房地产投机等政策的出台,热钱现在撤资无利可图,总的来说,资本账户的控制比较有效,热钱作祟的空间比较小。
       而渐进性原则,则说明了汇改的时机,在美元上升的时期进行比在美元走软的时候,更容易,成功性更大。我们的观点是,当前的环境比较有利。 。

2019-02-12

51 0
    “媒体和经济学家要克服‘悲情心理’”,JP摩根大通亚洲的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谈到近期人民币问题讨论时表示,“现在也应研究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上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6月份单月的贸易顺差则已逼近100亿美元,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学家争论的重点。
       从宏观经济看,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保持在9%以上,而消费物价指数(CPI)则维持在2。3%的低位;从国际环境看,美元在连续两年的持续走低后,已经慢慢出现回调,美联储更暗示加息步伐暂不会停止。
     当前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应更关注汇改进程中的哪些问题?汇率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扩大汇率浮动空间是否优于盯住一揽子货币?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来京的龚方雄。     龚方雄曾于去年预见央行9月底的加息,今年4月他的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快速度的研究报告,让全球市场在5月份好一阵紧张。
     《第一财经日报》: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汇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你怎么看?   龚方雄: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增长周期,的确给汇率政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国内现在的经济增长很强劲,就改革的时机而言,应该在强势的时候推动,而不是在弱势的时候因外力压迫而改变。
     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时机也不错,美元回到了上升轨道,美联储依然还有加息空间;美国、日本等几个大经济体也都处于复苏和继续增长的时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这样的形势下,有利于我们采取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改革。
       《第一财经日报》:对人民币问题的讨论,国内外都有着不甚理性的声音,那么你认为,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现在应更关注和研究哪些问题?   龚方雄:的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喧嚣过后应该更加务实。
  汇改要坚持主动性,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国内的经济政策,是我们主动要做的。     从中国的国家经济体系而言,一个更能反映市场需求的货币,也能帮助全球经济取得一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难说一件事情有赢家就一定有输家,很多事情能够达到双赢或者多赢。
  调整汇率形成机制是国内经济政策的一个转轨,可以帮助中国适应全球化、适应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根本上说,通过汇率政策等手段,有助于把现在一个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为内需推动、以内部为导向的增长方式,达到内部经济平衡。
     《第一财经日报》:在汇率政策改革的讨论中,谈得比较多的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及盯住一揽子货币等汇改方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龚方雄:首先我们要认识的是,汇率改革的目标不是变动汇率水平,而是强调汇率形成体制。
    从汇率本身看,人民币可能是稍有低估,有可能的调整汇率的方式是放宽交易区间,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因为波幅可能不大,可以让金融机构和银行有个适应过程,市场也会逐步熟悉。   《第一财经日报》:从你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环境进展如何?   龚方雄:温总理所讲的三原则,为我们规划了汇改的进程和背景。
    首先是主动性原则,这是谈汇率改革的方向把握。   其次是可控性原则,这一点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认为,调整汇率政策,应该在资本管制的时候进行,不能在资本项目放开后再做。
  前一段时间,的确有热钱陆陆续续流入,但目前来看监管部门的措施让热钱难以“兴风作浪”。   从控制房地产投机等政策的出台,热钱现在撤资无利可图,总的来说,资本账户的控制比较有效,热钱作祟的空间比较小。
       而渐进性原则,则说明了汇改的时机,在美元上升的时期进行比在美元走软的时候,更容易,成功性更大。我们的观点是,当前的环境比较有利。

2019-02-12

52 0
    “媒体和经济学家要克服‘悲情心理’”,JP摩根大通亚洲的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谈到近期人民币问题讨论时表示,“现在也应研究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上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6月份单月的贸易顺差则已逼近100亿美元,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学家争论的重点。
       从宏观经济看,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保持在9%以上,而消费物价指数(CPI)则维持在2。3%的低位;从国际环境看,美元在连续两年的持续走低后,已经慢慢出现回调,美联储更暗示加息步伐暂不会停止。
     当前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应更关注汇改进程中的哪些问题?汇率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扩大汇率浮动空间是否优于盯住一揽子货币?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来京的龚方雄。     龚方雄曾于去年预见央行9月底的加息,今年4月他的有关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快速度的研究报告,让全球市场在5月份好一阵紧张。
     《第一财经日报》:有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汇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你怎么看?   龚方雄:当前“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增长周期,的确给汇率政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国内现在的经济增长很强劲,就改革的时机而言,应该在强势的时候推动,而不是在弱势的时候因外力压迫而改变。
     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时机也不错,美元回到了上升轨道,美联储依然还有加息空间;美国、日本等几个大经济体也都处于复苏和继续增长的时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这样的形势下,有利于我们采取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改革。
       《第一财经日报》:对人民币问题的讨论,国内外都有着不甚理性的声音,那么你认为,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现在应更关注和研究哪些问题?   龚方雄:的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喧嚣过后应该更加务实。
  汇改要坚持主动性,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国内的经济政策,是我们主动要做的。     从中国的国家经济体系而言,一个更能反映市场需求的货币,也能帮助全球经济取得一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难说一件事情有赢家就一定有输家,很多事情能够达到双赢或者多赢。
  调整汇率形成机制是国内经济政策的一个转轨,可以帮助中国适应全球化、适应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从根本上说,通过汇率政策等手段,有助于把现在一个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为内需推动、以内部为导向的增长方式,达到内部经济平衡。
     《第一财经日报》:在汇率政策改革的讨论中,谈得比较多的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以及盯住一揽子货币等汇改方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龚方雄:首先我们要认识的是,汇率改革的目标不是变动汇率水平,而是强调汇率形成体制。
    从汇率本身看,人民币可能是稍有低估,有可能的调整汇率的方式是放宽交易区间,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因为波幅可能不大,可以让金融机构和银行有个适应过程,市场也会逐步熟悉。   《第一财经日报》:从你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环境进展如何?   龚方雄:温总理所讲的三原则,为我们规划了汇改的进程和背景。
    首先是主动性原则,这是谈汇率改革的方向把握。   其次是可控性原则,这一点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们认为,调整汇率政策,应该在资本管制的时候进行,不能在资本项目放开后再做。
  前一段时间,的确有热钱陆陆续续流入,但目前来看监管部门的措施让热钱难以“兴风作浪”。   从控制房地产投机等政策的出台,热钱现在撤资无利可图,总的来说,资本账户的控制比较有效,热钱作祟的空间比较小。
       而渐进性原则,则说明了汇改的时机,在美元上升的时期进行比在美元走软的时候,更容易,成功性更大。我们的观点是,当前的环境比较有利。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外汇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外汇
外汇
外汇排价
外汇澳元
外汇通
欧元
日元
泰国铢
旧币
外汇点差
买外汇
外汇平台
欧币
泰铢
多币
新外汇
澳元外汇
维卡币
外汇储备
法币
币会
新币
菲币
外汇杠杆
韩元
分币
外汇管制
外汇收入
米币
卢布
通币
外汇兑换
马币
台币
外汇资金
外汇货币
外币
加元
蒂克币
卢比
美元
抄外汇
外汇投资
外汇白标
人民币
澳币
英镑
猴币
日币
外汇汇率
美元外汇
奥币
澳门币
外汇局
港币
美元汇率
澳元
汇率
钞卖价
泰币
新加坡元
外汇牌价
货币汇率
加币
钞买价
现汇
葡币
外汇价格
外汇交易
币种
新台币
炒外汇
缅币
越币
外汇排名
联币
投币
卢币
汇买价
汇卖价
外汇业务
美币
外汇网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