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面对全球缺水的旱作农业怎么办?

面对全球缺的旱作农业怎么办?

全部回答

2016-07-16

83 0
     干旱自古至今一直是人类面对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是科学技术如此 发达的今天,旱害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较其他灾害为甚。通常,旱灾造成 的损失占所有气象灾害损失的50%左右。
  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干旱发生的频率明显提高。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 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  因旱作农业可有效降低旱灾的危 害,减少损失,故旱作农业风靡世界。
   所谓旱作农业,是指在缺水又缺少灌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而 从事的农业生产,所以又有雨养农业之称。旱作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 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时期。在中国,沟洫农业时期就孕育着“旱作农 业”,当时是垄作形式的旱地农业。
    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期,以黄河 流域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已较为成熟,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中心 的耕、耙、耢、锄等一整套耕作技术。 目前,世界上旱作农业最先进的国家有以色列、澳大利亚、埃及等。
  以 色列研制出先进的旱作灌溉技术和装备,已有72%的农用土地实行了微机 控制的喷灌、滴灌,花卉生产和草坪养护全部实现微滴灌,比传统灌溉方法 节水80%〜95%。  目前,以色列每立方米灌溉用水的生产效率已超过2。
   6 千克,居世界领先水平。 旱作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农业工程技术、农艺旱作栽培技术和农业化学 旱作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主要为水库、塘坝、沟渠、防渗、灌溉装备等工程 建设,以有效贮水,减少输水系统水的损失。
  混凝土 U型渠道防渗技术、低 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滴灌灌溉技术,是农业工程旱作技术中最先进和最 实用的技术,在世界旱害常发生地区的推广和普及很快。   农艺旱作栽培技术,是指在干旱缺水条件下,采用蓄水保墒、节水措施, 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本身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加作物单位耗水所产出物 质和改善品质的栽培技术。
  主要措施有加深活土层,扩大土壤蓄水容量,减 少地面径流,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采用地膜、秸草、石块覆盖保蓄水分,减少 蒸发损失;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以肥济水;选用抗旱品种,推行抗旱耕作 栽培技术等。
     农业化学旱作栽培技术,是指应用抗旱剂和保水剂而提高作物抗旱能 力的措施。抗旱剂是一种多功能调节作物生产的抗蒸腾剂,应用方式多样, 既可拌种,也可喷洒、蘸根等。保水剂,又称高吸水性树脂,可吸收相当自身 重量400〜1 000倍的水分,在土壤中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深层渗漏,缓慢释 放保存的水分,供作物生长发育之需。
     旱作农业将随世界干旱化的加重而发展,旱作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高科 技化、智能化。高科技装备的节水输水系统和喷、滴灌系统的应用是旱作农 业技术的重点。微咸水的利用也将有新的突破与广泛的应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