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美国的货币霸权是什么样的?

美国的货币霸权是什么样的?

全部回答

2016-09-13

73 0
     孙兴杰:货币霸权在2008年之后就成为媒体热炒的话题,随着人民币 国际化的展幵,对货币霸权的批判也在不断升温。美元霸权是美国的强国 支柱,如果没有美元,美国的霸权可能就会垮塌,这已经成为共识。
   从学理上来分析,货币霸权是不是成立呢?应该从两个概念的内在逻 辑上分析,也就是说,货币的特性与霸权的特性能不能对接起来,如果可 以的话,那么这个概念就是成立的,也具有解释力。  货币如水,因此,货 币和霸权一样是柔性的,比如,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有不同的货币,每个投 资者都有选择的权利,因此,一种主导性的货币,也是市场的选择。
  当然, 有时候选择是有限的,只有那些币值稳定的货币才会得到人们的青睐,表 面上是自由选择,实际上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   一般而言,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在历史上,货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果仅仅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看货币的话,就不存在霸权一说了。从另外一 个角度来看,货币也是财富的符号,货币的流动就是财富的流动,因此, 货币有了主体性。比如说,通货膨胀就是一种财富转移的机制,奥地利学 派代表人物米塞斯曾经说,通货膨胀也是一个过程,最先得到货币的那些 人能够以通胀前的价格获得财富,最后获得货币的人则必须以高得多的价 格获得商品。
    人们批判美元霸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通过发行货币 引发全球通胀,从而完成了一次财富转移。因此,货币不仅仅是交易符号, 更是财富的象征,货币乃是国之玉器,必须谨慎对待。
   货币还包含了商品交易的所有信息,除了价格之外,一种货币能够承 担计价功能也是经过无数次选择的结果。  霸权性货币为市场交换提供了一 种基本的公共品,全球大宗商品计价几乎都是依靠美元,美元为全球贸易 提供了一个计价系统。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其经济起飞阶段都是 实行与美元绑定的固定汇率制度,中国在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并钉住美 元,从而为出口经济提供了前提。   客观而言,中国经济的崛起有赖于美元霸权提供的全球化市场,中国 从美元霸权中获益良多。
  当然,东亚国家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对于美元霸 权尤为重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以美元一黄金为本位的国 际货币体系崩溃了,但是为什么美元的主导地位并没有终结呢?路径依赖! 因为没有其他的货币可以替代美元,当初尼克松宣布切断美元与黄金关系 的时候,也没有想到美元还能维持霸主的地位。
    1971年美国经济陷入困境, 如果尼克松想赢得第二年的大选获得连任,除了把越南搞定之外,还得振 兴经济。尼克松发动突袭之后,基辛格与西欧盟友谈判,各国手中持有大 量的美元储备,原先这些美元等同于黄金的,但是尼克松突然宣布美元不 能兑换黄金了,这跟抢钱有什么分别呢?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是美元一黄金本位制,也就是“美金”本位, 这种妥协的方案产生了一个难题:美国必须通过逆差才能输出美元,为世 界市场提供流动性,但是如果逆差过大,人们就会质疑美元的信用,所以, 美国必须在贸易逆差与输出美元之间做出平衡。
    从艾森豪威尔以来,几任 美国总统都在纠结于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赤字攀升, 欧洲市场囤积了大量的美元,固定汇率的政策受到挑战,人们越来越怀疑 美元的购买力,到欧洲旅游的美国人惊奇地发现,曾经引以为傲的美元在 欧洲市场不是那么吃香了。
   1971年“尼克松冲击”之后,美金本位货币体系变成了美元本位货币 体系,一字之差却导致了人类货币史上的根本性变革:贵金属货币彻底被 信用货币取代,在此之前,任何货币都有一个锚,可能是黄金或者白银, 现在已经没有了,美元背后是美国的信誉,而不是黄金。
    主权信用货币时代, 货币超发就成为普遍现象,因为任何政府都有抢钱的冲动,即便在古代, 君主通过降低货币成色获取大量的铸币税,同时会造成一种“劣币驱逐良币” 的现象,最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进而使得经济面临崩溃。
  历史上多数政 权崩溃都与通货膨胀有关,罗马帝国如此,今天中东北非的革命也是如此。   美元霸权时代,印刷美元几乎是零成本的,但是美元是不是可以无限 制发行呢?答案是否定的。
  美元超发、滥发造成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会 依靠这种途径赖掉一些债务,但是无节制发行货币最终会挖掉美元信用的 墙角,如果美元回到它本身的价值,那就是一堆废纸。从维护美元霸权的 角度,美国也不会愚蠢到依靠发行货币赖掉债务。
     华敏超:国际货币市场中,一种货币独大好,还是形成均势比较好? 孙兴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意识到,一种货币独大会造 成很多的问题。就像阿克顿勋爵所说的,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无论 欧元流通还是人民币国际化都意在实现国际货币多元化,制衡美元霸权。   从理论上讲,多元货币体系更好一些,但是现实却是,美元独大的状况短 期难以改变,因为货币霸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美元霸权的 背后是美国庞大的经济总量以及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
  美国金融史专 家艾肯格林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荷兰盾、比利时法郎和奥地 利先令都是比美元更重要的储备货币。  当时美国禁止各州之间开展银行业 务,也不允许形成美元的国际交易市场。
  因此,美国虽然在19世纪末就成 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但是由于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与之匹配,美元并没 有成为国际货币,更不要说霸权性货币了。 国际金融市场中除了供需规律之外,还有就是赢家通吃的法则,任何 投资都是为了盈利,但是在危机时刻,不亏本就是赚钱。
    其他地区经济越 是不景气,美元就越坚挺,为什么?因为这些资本都跑到美国去避险了, 当希腊、西班牙的国债收益率飙升的时候,美国的国债却非常受追捧,这 就是美元霸权的秘密。
   为什么美元会受到追捧呢?除了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之外,还有 就是美元的流动性非常好,持有美元可以购买任何商品,美国国债也是如此。   在美国200多年历史中,美国政府没有赖过债,所以去年标普将美国国债 降级让奥巴马非常不爽。
  一个完备的金融市场的背后必然是一个宪政政府, 只有政府管住自己的手,不要随便干预市场,保证契约的执行,这样,一 个市场的信誉才慢慢积累起来。 王申蛟:谈到一种货币好,还是多种货币好,这涉及到一个判断问题, 即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国际体系的角度来看。
     华敏超:两个角度都要分析吧! 王申蚊:首先一个是为什么民族国家内部实现了货币统一,尤其是威 斯特法利亚体系建立以来的民族国家内部都是统一的货币。因为随着近代 经济结构的变化,在经济上崛起的乡绅阶层和商人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 如果各个诸侯随意切割市场,设立关卡,那商人还怎么交易呢?所以需要 国家的力量统一货币,拆除各种障碍,主权国家与帝国不同的地方在于, 主权国家是均质的,也就是说在国家内部,商人都是平等的,这样,货币 统一就成为必需。
     孙兴杰:那对国际呢? 王申蛟:这个还是请兴杰师兄讲吧。 孙兴杰:刚才你谈到判断的问题,很有意思,也就是说这种货币体系 好还是不好。 华敏超:好与不好,就是能不能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孙兴杰:我想这个问题分成两个层面:事实是什么,应该怎样。如果不 搞清真相是什么,那么任何评论都是没有依据的臆想。  现在的事实是:美 元独大,欧元危机,人民币刚刚起航。
  欧元流通之后,人们一度以为美元 独霸的时代结束了,在欧债危机爆发之前,的确有这样的趋势。但是现在 的问题是,欧元这种“争吵与妥协”出来的货币存在着很多缺陷。希腊政 府经过两轮选举才产生,这个联合政府的执政能力还有待考验,此外西班牙、 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屡破新高,一国国债收益率超过7%就差不多进入垃圾 债券的行列了,要想通过市场进行融资就比较困难了。
    一旦被市场拋弃, 要么接受救助,要么退出欧元区。随着欧元区危机的恶化,欧洲也开始分 裂了,现在的问题不仅是欧元区核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矛盾,更多的是核 心国家法德之间的分歧在加深。
  “二战”结束之后,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科 耶夫写了一本小册子《法国国是纲要》,他提出,未来的世界是帝国的时代, 美国和苏联都组建了庞大的帝国体系,法国要在国际舞台获得一席之地就 必须建立自己的帝国。
    欧洲存在两种力量:以法国为核心的拉丁集团,包 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另外一支力量是以德国为核心的条 顿集团。目前来看,欧盟似乎沿着科耶夫所说的界线在分裂,德国坚持紧缩, 而法国则要求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元是难以挑战美元的。 反过来看欧元,一开始它是为了规避美元的风险,但是,要实行一种 单一货币,并不是那么容易,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要不要单一货币, 欧洲大国之间还是存在严重分歧的。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说,永远不要在我 面前谈单一货币。法国的总统密特朗也不想要单一货币,因为德国已经崛起, 法国受制于德国的趋势日渐明显,如果再建立一个单一货币岂不是更受制 于人呢?等柏林墙倒了之后,形势变了,此时的科尔不想要单一货币了, 因为两德统一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
    但是密特朗也变卦了,如果不用单一 货币拴住德国,那么统一之后德国就成了欧洲的霸主。作为两德统一需要 付出的代价,德国人同意了单一货币。因此,欧元本身更多的是政治妥协 的产物,这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此,到底是一种货币好还是多种好,很难简单地做出选择,任何一 种国际货币都是需要漫长的积累和市场的选择。  今天的国际市场中,美元 的因素渗透到每一个毛细血管之中,所以这不是一个好不好的问题,而就 是现实。
   张雯:中国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一旦美元贬值中国就会遭受很大 的损失,这不是美元霸权的弊端吗? 孙兴杰:你说的这个现象的确如此。美元不仅是计价和结算货币,也 是储备货币,美国可以负债经营。
    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中国买这么多美 国国债,我想除了策略问题之外,还有观点的原因,后发国家需要积累外 汇储备以应对金融风险,但是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想未必如此。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东亚国家的教训就是必须积累足够的外汇,以 免受制于人,所以1997年之后,东亚国家成为美国的主要债主。  除了之外, 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在一系列制度设计上都 是未来方便出口,加上强制结汇的政策,中国外汇储备基本以官方外汇储 备的形式存在。
  在反思美国国债带来的风险的同时,需要检讨我们的经济 模式。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宗教
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