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麻蛇的习性、分布?

全部回答

2007-05-20

0 0
    麻蛇就是锦蛇的中文俗名 白条锦蛇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游蛇科 中文属名:锦蛇属 中文俗名:黑斑蛇、麻蛇、枕纹锦蛇 拉丁文名:Elaphe dione 英文名:Dione rat-snak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Pallas,1773 物种信息:头略呈椭圆形,体尾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
    吻鳞略呈五边形,宽大于高,从背面可见其上缘:鼻间鳞成对,宽大于长,其和工只及前额鳞的一半;前额鳞一对近方形;额鳞单枚成盾形,瓣缘略宽于后缘,长度于其与吻端的距离;顶鳞一对,较额鳞要长。
  鼻孔大,呈贺形,开口于大小几相等的前后鼻鳞间;颊鳞1枚,长大于高;眶前鳞2枚,少数为1或3枚,不与额鳞相切;眶上鳞1枚;眶后鳞2枚;颞鳞2=3(或4)枚。  上唇鳞8(3-2-3)枚,第7枚最大;下唇鳞10-11对,第一对在颏鳞后方相切,前5对切前颏片。
  背鳞在多为25行,少数23行;中段25行,少数23,个别27行;肛前段19行,个别17行;整个背鳞有9行具弱棱。腹鳞性173-193枚,雌性177-189枚;尾下鳞性63-69对,雄性54-60对。
    肛鳞对分。背面苍灰、灰棕或棕黄色。头顶有黑褐色斑纹三条:最前一条较细或不明显,横过鼻间鳞经颊鳞、眶前鳞达眼;第二条弱宽,横越前额鳞斜向后经眶前鳞上角至眼与前一条相会合,眼为粗大黑纹斜达口角;第三条最宽,横于额鳞分别沿左右眶上鳞、顶鳞外半后行至枕后,呈“钟形”两侧联结,即成一特殊的枕纹。
    头顶诸斑纹在幼蛇时尤为显著。躯尾背面具三条浅色纵纹;正背中一条窄而模糊,常被黑斑(宽约1-2枚鳞列)隔断,两侧的二条较宽。腹鳞及尾下鳞两外侧斑点粗大,且断续缀连如链;有的个体腹两侧尚散有棕红色小斑点。
   枕纹锦蛇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的各种环境中,在田野、草原、森林至半荒漠地区都有其活动踪迹,为我国北方最常见到的一种无毒蛇。  以小鸟及鸟卵、鼠类、蜥蜴和蛙类等为食。
  为卵生,于7月至8月间产卵于深穴或石缝内,每次产卵10(6-15)个左右,卵壳柔韧,污白色,卵每项约28-45*15-25毫米。垂直分布可达海拔3500米。主要分布于北方诸省区。 。

2007-05-20

368 0
    锦蛇 (Elaphe) 蛇目游蛇科的 1属。有50种左右,均无毒。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中国产16种,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种类和数量均较多。
  本属动物头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体长,圆柱形或略侧扁。背鳞中段19~27行,平滑或起微棱。  栖息于沿海低地及内陆平原、丘陵和山区、在流溪、水稻田、池塘及其附近常见。有的种类生活于山坡或路旁、茶山、玉米地、干燥荒坡、灌丛、坟地及石堆等处。
  村边甚至住宅内也有发现。地面生活或树栖。多于白天活动,也见于黄昏及夜间。4月上旬到10月下旬均见其活动。以鱼、蛙、蝌蚪、蜥蜴、蛇、鸟、鸟蛋、小型哺乳类、软体动物为食。  卵生、亦有卵胎生的种类。
  黑眉锦蛇7~8月产卵 1~12枚,多于晚上或清晨产出,经2~3个月孵出。幼蛇具卵齿。有几种锦蛇经济价值较大。百花锦蛇、黑眉锦蛇、三索锦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它们分别与“三蛇”和滑鼠蛇合称“五蛇”。
  胆可入药,治风湿关节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  整体去内脏泡酒、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