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上洛到底什么意思

日本历史中,好几次提到上洛,今川义元、织田信长都是上洛途中死的,到底啥意思?

全部回答

2007-04-28

0 0
    一楼的解释差不多,但不准确。广义的上洛确实是上京的意思,但并不是一个比喻,既不是把日本的上京比作中国的上京,也不是把日本的京比作中国的京,因为不需要比喻,日本的京都别称就是洛阳。
  否则的话,深受唐朝文化影响的日本,说“上长安”岂不比“上洛阳”更提气? 历史上的平安京,仿造中国城市建设时,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的右京,仿自长安,因此称作长安,东侧的左京,仿自洛阳,因此称作洛阳。
    然而右京的长安地区由于多为沼泽地,未能顺利开发,最后实际的市区只有左京的洛阳,所以京都也被称为洛阳。城市内各地区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称呼。 狭义的上洛则是指战国时代地方的有力大名进京保护室町幕府的将军,恢复旧秩序,籍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树立支配全国的权威。
    这里的天子,仅指将军,与天皇无关。明应之变后,室町幕府威信丧失,变成各大名彼此拥立的傀儡。狭义的上洛最早始于永正年间大内义兴支持足利义?上洛夺回将军位。今川义元、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都曾计划上洛,但都因故受阻(上杉谦信曾以个人身份进京拜见将军,但那不算作上洛)。
  织田信长的上洛是成功的,但他的目的是建立新秩序而不是恢复旧秩序。  另外信长死的时候幕府已经不复存在,他的死与上洛无关。

2007-04-28

896 0
日本文中是“赴京都”的意思。“去京城”比较正式的说法;但并不是一般百姓可以使用的,主要是用于形容实力最强的地方藩首集结大军开往京都表明地位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日本的战国时期 譬如今川义元当年上京都朝见天皇,以证明自己拥有争霸天下的实力,就称为上洛。(最后没有成功)

2007-04-27

867 0
是“赴京都”的意思。“去京城”比较正式的说法。

2007-04-27

871 0
朝觐的意思,诸候到京城觐见帝王。

2007-04-27

899 0
    ??? 你好! “上洛”一词是从中国引伸而来, 始于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古时候很多朝代的首都都在洛阳,此处“洛”即洛阳之洛 ,代表京都。“上洛”就是进入京都的意思 。
     上洛=进京(由此也可以看出汉文化对日本影响之深) 那么上洛有什么用呢?许多战国的英雄为了上洛出师未捷身先死 他们究竟为什么冒这么大的险? 由于当时战国是乱世 所以上洛表面目的就是参拜天皇和将军“勤王” 实际是提高自己的威信 比如在京城检阅自己的军队 显示自己无于匹敌的军力、军备 向全日本宣布:老子才是天命 而势力大的大名目的则是控制国家首都、挟天子以令诸侯 利用天皇来威胁各大名 并且京城地区经济发达 到时有钱有权 就可以实现称霸天下的野心 如果有人不服就出师有名有号召力、有口实 PS:比如小田原之战 就是秀吉以北条家私斗为“口实” 以朝廷的名义号召其它大名讨伐灭掉他的心腹大患北条家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