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2012年中国的石油有多少吨?

2012年中国的石油有多少吨?

全部回答

2018-07-30

3 0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7亿吨,同比增长4.5%,低于近10年7.1%的平均增速。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估计在4.54亿吨,同比增长3.4%。2012年我国石油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接近5亿吨,比上年增长5%。

相关回答

2014-05-12

中国的石油政策是什么

石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飞机到轿车,从战舰到坦克,哪一样能离开石油供应呢?为了石油,新中国曾经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为了石油,在中东、中亚、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超级大国演出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争夺;为了石油,日本甚至不惜发动珍珠港事件,挑起了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 今天,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二○○二年,中国进口原油已达七千万吨。专家推算,二○○五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高达一亿吨。   然而,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却是触目惊心的不堪一击。如果说黄河是农业中国的忧患,那么能源供应就是现代中国的忧患。   中国将近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全部

  石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飞机到轿车,从战舰到坦克,哪一样能离开石油供应呢?为了石油,新中国曾经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为了石油,在中东、中亚、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超级大国演出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争夺;为了石油,日本甚至不惜发动珍珠港事件,挑起了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
  今天,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二○○二年,中国进口原油已达七千万吨。专家推算,二○○五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高达一亿吨。   然而,中国的石油进口安全却是触目惊心的不堪一击。如果说黄河是农业中国的忧患,那么能源供应就是现代中国的忧患。
     中国将近一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而运输这些石油必经的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海军却是鞭长莫及。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谁就把手放在了中国的战略石油通道上,谁就能随时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
  美国部署在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印度游弋在马六甲海峡西口和印度洋上的特混舰队,日本蠢蠢欲动的海外派兵和大得离谱的“直升机驱逐舰”,以及出没在东南亚海域的现代化海盗,无不构成对中国石油供应的压力。
  来自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油气供应同样要依靠漫长的海上运输。而中国的海上力量却连南海尽头的曾母暗沙都很难连续巡逻。要指望中国海军保卫到中东的万里海上油路,短期内显然是不现实的。十年前美国海军在印度洋拦截中国商船的“银河号”事件,就使中国军方怒火万丈却毫无办法。
  十年后的今天,局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在这种形势下,就近从中亚和俄罗斯取得石油供应成为很自然的选择。但是,中俄安大输油管线和两大石油公司联合收购北里海油田却都是一波三折,磕磕碰碰。进军里海由于国际大股东行使优先认购权而受挫,已经签署总协定的中俄原油管道由于日本的插手阻挠而摇摆不定。
  “走出去”的石油战略显得异常艰辛,以至于中华工商时报称之为“一次沉重的起飞”。   去年三月,美国大举出兵伊拉克,夺取了中东石油的控制权,而俄罗斯的普京先生呢?中国能指望他提供可靠的石油供应吗?从最近中日两条石油管线之间俄罗斯的犹豫和摇摆当中,我们不难得出否定的结论。
  倘若在台海局势紧张的关键时刻,华盛顿和莫斯科突然联手切断中国的石油供应,那绝对是十几亿中国人的恶梦!   严峻的挑战必须引起中国人的重视。中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过去那个闭关自守的国家。中国是个大国,但是按照人均来算,却是一个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
  仅仅依靠国内资源,已不足以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现在,是我们建立富有远见的国家能源战略的时候了。这个战略应该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我们必须要去冲,去参加全世界资源的大分配,去打破上千年来保守内敛的落后局面。
  历史把这个重担交给了我们,为的是我们的子孙万代不再为这个难题而忧虑。   因此,中国石油巨头在中东、拉美和非洲的斩获也好,中国应该能从俄罗斯获得的每年三千万吨原油也好,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
  唯有大举进入中亚,前出里海,方才可以取得中国在世界石油版图上应有的地盘。而要做到这一点,中国必须推行极为强势的中亚政策。             游戏早已开始   其实,争夺中亚能源的“大博弈”早已在进行之中。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美国新闻周刊就公开宣布“游戏已经开始”。在美国大力支持之下,从阿塞拜疆经格鲁吉亚至土耳其的战略输油管已于去年开始动工兴建。同样是一九九七年,中国取得哈萨克斯坦一座大油田的开采权,并开始准备修建通往中国的输油管。
  华盛顿邮报惊呼:“这是中国采取的战略性行动,标志着中亚将成为中国的新后院”。游戏早已开始。或者应该说,游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一九九一年海湾战争的结果是美国建立了对海湾产油国的刺刀监护;二○○三年伊拉克战争的结果是美国直接军事占领了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而二○○一年阿富汗战争的结果之一就是美国破天荒的把军事力量投放到了中亚,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建立了军事存在。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拉拢中亚国家的举措已难以见效?笔者认为不然。中亚的几个斯坦愿意和世界头号强国改善关系,本来就是不令人奇怪的事情。但是区区几千缺乏根基的空降部队,并不足以改变中国在中亚巨大的地缘战略优势。
  在军事上,中国完全可以从西北出动几十万大军开进中亚。自从朝鲜战争以来,美国从未有过敢于正面接触中国陆军的历史,何况是在这种地理环境一边倒有利于中国的地方。在经济上,中国拥有庞大而且正在不断扩张的油气市场,中亚各国如何能不想分享这块大饼?至于中亚的前主人俄罗斯,有些情绪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以俄罗斯的实力,阻止中亚各国和中国发展关系显然是做不到的。形像地说,在中亚地区,俄罗斯有兵无钱,美国有钱无兵,而中国却既有钱又有兵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中亚最具决定性的国家是南临波斯湾,西接伊拉克,北靠里海和中亚,东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扼霍尔木兹海峡战略要冲,蕴藏着丰富石油资源的伊朗。
  美国始终未能和伊朗改善关系,也就决定了美国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在中亚的被动局面。   布什政府把伊朗列入“邪恶轴心”,实际上扫除了美伊接近这一能够在地缘政治上对中国构成重大冲击的可能性;接着华盛顿又承认了“东突”的恐怖组织身份,从而为中国深入中亚提供了“反恐”的正当理由。
  我看就凭这个,中国就应当给布什先生发一个大勋章。   “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石油作为特殊商品,必须要依靠军事力量来保护。中国在加紧建设连接中亚的战略输油管的同时,切切不可忘记最要紧的是西北必屯重兵以为后援。
     美国要建立对海湾产油国的刺刀监护,中国也必须把中亚的石油供应地置于军刀的笼罩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北进驻五十万大军,本人不以为多。   作为海陆之间的大国,中国长期以来面临西北塞防和东南海防两大国防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要求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统一台湾,保卫东南沿海经济中心的安全;前出中亚,确保中国的战略石油供应。中国的安全环境决定了中国必须能够在东南和西北分别打赢一场海战和一场陆战。这要求中国的国防力量必须确保同时在东西两线打赢两场大规模战争。
  “我们要象百年和平那样生产,要象明天就战争那样战备”,戴高乐将军的名言应当让今天的中国人警醒。 石油。收起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商业/理财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