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烦恼 两性问题

而且来了十多天都是灰色的,那是为什么?应该做什么检查?

月初来月经到月中又来,而且来了十多天都是灰色的,那是为什么?应该做什么检查?已经生过两个小孩,上月初来月经到月中又来,而且第二次来了十多天量少都是灰色的,请问那是为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检查?盼复,谢谢!

全部回答

2007-04-07

0 0
    关于排卵期出血   经常有一些年轻的女士正常月经过后,隔一个星期,阴道又会出现有少量血流出的现象,色暗红或鲜艳,没有特殊气味,一般没什么特殊感觉,有时会有腹胀感,到当地医院检查,也查不出什么原因,心里很紧张。
     其实,这并不是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可怕的病理变化,而是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即女性在两次月经中期,由于卵巢排卵而引起的少量阴道出血。   女性正常的月经多为28天一30天(亦可前后波动3天一5天)来潮一次,行经期多为3天一5天(亦可前后波动2天)。
  卵巢有规律的排卵是正常月经的根本保证。女性卵巢有2个,左右各一,位于子宫两侧输卵管的后下方,产生卵子和性激素,维持女性的正常月经生理和生殖功能。  发育成熟的女性,一般每月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成熟的卵子,排卵的时间多发生于两次月经的中间,大致在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女性的一个月经周期可简单划为4个时期: 1. 行经期,即月经来潮至干净的一段时间; 2. 排卵前期,即月经来潮至排卵前的一段时间; 3. 排卵期,即排出卵子的的一段时间; 4. 排卵后期,即卵子排出至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的一段时间。
       其中排卵前期,卵泡逐渐发育至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和少量孕激素。雌激素使出血期的子宫内膜逐渐修复而使出血停止,并随着雌激素分泌量增加使修复后的子宫内膜逐渐增厚(称之为增生反应)。
  排卵前,雌激素水平达高峰,排卵时,成熟的卵泡破裂,卵子排出,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得受雌激素营养而呈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出现少许出血。  正常情况下,这种出血极为短暂(约1小时一2小时),且只能在显微镜下窥见白带中有红细胞。
  排卵后,破裂的卵泡很快塌陷闭锁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及少量雌激素,使处于增生反应的子宫内膜继续增厚(称之为分泌反应)。如果没有怀孕,则黄体寿命一般不会超过14天即萎缩而失去功能,体内雌、孕激素同时下降,使得分泌期子宫内膜失去激素营养而完全脱落出血(称之为月经)。
    一般来说,短暂而少量的排卵期出血不必治疗。如果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或反复不愈,则可视为月经不调的一种现象。   发生排卵期出血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1.性激素分泌失调,使得排卵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使出血明显。
     2.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较正常量增多,并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经阴道排出体外。     出现肉眼可见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可为几小时,或3天一5天,但极少达到7天以上,严重者也可淋漓不净直至下次月经来潮。
  有的出血量极少,点滴即净,或为带中夹血,一般情况下极少达到月经量。出血时可伴一侧下腹胀痛不适或隐痛或疼痛明显,甚至牵扯腰骸部及股内侧。症状出现可每月连续发生或隔月发生1次,有的人每年中有几个月发生,有的人一生中只出现一次这种现象。
    反复发作的排卵期出血会影响妊娠,如果是这样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下面通俗的给大家做一下总结:   排卵期出血是每位女性朋友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这种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能观察到,但有的人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
       排卵期出血,有的人一生可能就出现一次,不必太在意。   多次出现的症状轻微者可经自我调养而愈,可多食龟、鳖、鱼、虾、乌骨鸡、黑芝麻、鸡蛋、蘑菇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清补之品,少食油炸煎炒、辛辣香燥助火之品,避免荤腥油腻、过甜食品,避免用脑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等。
       症状严重和反复发生者,应该到可信赖的诊所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断治疗。   无论出现次数的多少与症状的严重程度都必须做好经期、排卵期出血期间的个人卫生工作,遵循各项保健措施,做到禁忌盆浴、房事等,以避免致病菌上行感染。
  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提高抗病能力。     排卵期出血的验方: 1、 二地汤加减 生地30克 地骨皮10克 玄参、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制黄精、槐米各15克,麦冬、白芍、山茱萸各9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服15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有滋阴、清热的功能。   2、 加减丹栀逍遥散 柴胡、穿芎、生地、白芍各10克,焦栀子、茜草炭、枸杞各9克,槐米炭、旱莲草各15克,桑叶、菟丝子各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连服15剂,黄体期及月经期停药,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本方的主要功能是:“清肝解郁,滋阴止血”。   3、 温肾活血汤 仙茅、仙灵脾、巴戟肉、紫石英、熟地、淮山药、当归、红花、泽兰、各10克,菟丝子15克,山萸肉18克,益母草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从月经周期第九天开始服用,连服八天,连续三个周期为一个疗程。本方有“温肾、活血、化瘀“功用。 排卵期出血的食疗方: 1、芹菜金针汤 干芹菜30克,金针菜15克。
    加水适量,煎汤服用。有清热凉血的功用。 2、芹菜藕片汤 鲜芹菜、鲜藕片各120克,生油15克,精盐少许。将芹菜、藕洗净,芹菜切成丝,藕切片。将锅置旺火上,下生油烧熟,放入芹菜藕片,调入精盐适量, 炒5分钟,加水适量煮熟,调味精后食用。
  可清热、凉血。 3、山药枸杞粥 山药、枸杞各20克,大米60克。  洗净,熬粥食用。有滋阴、止血之功用。 4、 生地粥 生地30克,粳米60克。将生地洗净切片,用清水煎煮2次,共取汁100毫升,将米洗净加水适量煮粥,倒入药汁再煮10分钟后服用。
  有滋肾、凉血、止血之功用。 排卵期出血的预防与保健: 1、 了解和掌握月经生理知识和卫生知识,注意月经期保健及经期卫生。     2、 出血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多休息;要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腹痛重时可予腹部热敷;同时保持情绪稳定。
  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排卵期前后(一般在两次月经之间,基础体温上升之时),应禁食辛、辣、燥等刺激性食品,以免使出血增多和时间延长。

2007-04-09

200 0
很有可能是有妇科病` 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2007-04-07

224 0
    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凡月经量及间隔与正常月经周期不同者均于此范畴。常见类型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过频、月经稀发等。月经失调的原因主要由于内分泌功能障碍,但亦可由于全身疾病或生殖器官局部疾病所致。
  中医学中的“月经不调”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月经失调”的一部分,不包括内外生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月经异常。  其病主要因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血热型:证见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有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血寒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胶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舌苔白,脉沉紧。
   3.气血两虚型:证见经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 4.血虚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无块,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5.血虚气滞型:证见月经延后,量少而色淡,小腹胀痛,面色苍白或萎黄,身体瘦弱,皮肤不润,头晕眼花,心悸,精神郁闷,胸痞不舒,乳胀胁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涩或虚细。
   6.肝郁脾虚型:证见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苔薄白或簿黄,脉弦。   7.肝肾不足型:证见经来先后无定,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弱。
   8.血瘀型:证见经行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正常,或紫黯,或有小瘀点,脉细涩或弦涩。 9.气滞血瘀型:证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黑或有瘀点,舌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一、可选用的中成药 1.血热型: (1)丹栀追遥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加味逍遥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调经益母丸:每次20一30粒,一日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4)丸制大黄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 或温黄酒送服。  未成年女子可酌服l/2丸。 (4)定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鹿胎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6)女宝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7)左归丸:大蜜丸1丸,或小蜜丸每次9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8)龟龄集:散剂每次1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胶囊剂每次2粒,一日1次,早饭前用淡盐水送服。 (9)益虚宁片:每次5-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10)紫河车扮(胶囊):粉剂每次服3g,或胶囊剂每次15粒,均为一日2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11)调经促孕丸:每次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连服20天,无月经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 (12)嫦娥加丽丸:每次3-5粒,一日3次,空腹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
   8,血瘀型: (1)复方益母草青:每次10-15m1,一日2次,温开水化服。 (2)益母草膏(流浸膏、冲剂、口服液):煎膏剂每次10g,一日1-2次。  流浸膏剂每次5-10m1,一日15-30m1。
  冲剂每次158,用开水冲服,一日2次。口服液每次20m1,一日3次。 (3)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9.气滞血瘀型: (1)妇科回生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2)得生片:每次4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醋制香附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益母丸(冲剂):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5)舒肝保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调经活血片:每次5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小腹不温兼寒者用姜汤送服。 (7)凋经姊妹丸:每次30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源于其它网站,恕我拷贝) 。

2007-04-06

198 0
到医院挂妇科,医生会告诉你.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烦恼
两性问题
青春期
恋爱
夫妻
家庭关系
交友技巧
校园生活
情感情绪
两性问题
两性问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