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的姓名基本上除了姓之外都是一个字,惟独诸葛亮的几个穷朋友(崔州平、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的姓名基本上除了姓之外都是一个字,惟独诸葛亮的几个穷朋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黄承彦)除了姓之外是两个字?

全部回答

2007-02-12

0 0
  从三国志看,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应该是姓+字的称呼 “州平,太尉烈子,均之弟也 《魏略》: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州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 公威名建,在魏亦贵达。” 这样的记载应该三人都是姓+字,徐元直应该都知道,徐庶,孟公威叫孟建,崔州平的名字没看到哪有写出来,至于黄承彦个人不清楚到底是名还是字。
   具体当时造成社会普遍单名的原因上面已经说了,不过双名还是有一部分的。

2007-02-11

75 0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  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
  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
  “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
  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  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
  
  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  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