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计帐是指什么?

计帐是指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7-17

46 0
    中国古代官府为征发赋役与掌握财政收支而制作的一种核算簿帐。汉代 郡国要向朝廷上计书(也叫计簿,见上计),申报当地户口、垦田数字等, 这种制度为后代所沿袭,北朝至唐称为计帐。
  《周书•苏绰传》载,苏绰制定计帐、户籍之法。此事在西魏大统三年 (537 )之前。敦煌出有《大统十三年瓜州效榖县计帐》残卷,据此得知当时 是按户统计,在每户户主之后,逐一登记户内成员以及依附人口(奴婢等) 之名,每人名下记载性别、年龄、丁中等情况,并登记受田数字(当时实行 均田制。
    这一项下记注应受田的良、贱口及耕牛的已受、未受田数)、应纳 租调数。然后一户作一总计,分类统计各色课口、不课口、各色应交纳租调 数。大约以若干户或按行政区划为单位,再作一总的统计,内容包括上述各 项。
  这种统计显然是为了核实田亩授受情况,特别是核实每年应交纳租调及 服役的丁壮人口,以便政府计划来年的赋役征发和财政收支。  北齐及隋代,尚书省度支尚书所属的左户曹(隋为户部)即是具体负责 管理计帐和户籍的机关。
  据《隋书•裴蕴传》,隋代的计帐内容至少应有本 年比较上一年净增的总人口数及应承担赋役的课丁数两项。根据唐代法令规定,每年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大体上每乡每年 根据各里所造的手实,总汇成“乡帐”。
    一县总汇所属各乡乡帐,造一县之 计帐,再由州造一州之计帐,最后由尚书省户部司汇总成为全国计帐,以供 度支司作财政预算。造帐费用由居民负担,每户出一钱。吐鲁番出土有唐代 诸乡“户口帐”,主要内容是户口变动和各种应承担或免除赋役的人口增减 分类统计。
  “乡帐”所记是按每户人口直接进行统计的。  县帐、州帐以及尚 书省户部的计帐,不可能这样每户照登,应是按一定格式,分类统计各色户 口数字,特别是要记明在上年计帐制定以后发生的增减变化。
  计帐和手实、 户籍一样,在制定后由县保存五比(即十五年),尚书省保存三比(即九 年)。中国的计帐制度为日本所仿行,日本《延喜式》所收《大帐书式(延喜主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唐计帐式的特点。
    计帐除了供度支作赋役征发和财政预算之用外,也是制定正式户籍的重 要依据。每三年一次造户籍之时,县里要派主要官吏携带各乡手实及计帐赴 州,依式勘造。每年制定计帐后发生的人口变化要记录在户籍中。
  敦煌、吐 鲁番所出唐代户籍中,常有某年“帐后死”或“帐后逃”、“帐后没落”之 类记载。  制订计帐是在实行均田制及租庸调制的情况下推行的。唐开元、天宝以 后,均田和租庸调制度均已破坏,每年一造计帐的制度可能不再严格执行。
   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实行两税法以后,“不以丁身为本”,这种主要以 人口变化为内容的计帐大约就废弛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