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尾生抱柱 是为 何呢?

尾生抱柱 是为 何呢?

全部回答

2016-08-31

52 0
     庄子曾经用简短的话语概括过这个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 籴,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跖》)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流传 的时间久了,便成了传奇。如果把时空倒转一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尾生翘 首企盼的样子,也许会有些暗自着急,有“我等的人她不来”般的急切,有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般的牢骚,但是他还是不肯离开。
    直到洪水淹没他时, 他的眼光所指之处,应当还是那位女子来时需经之径。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追求人格的圆满◦在期待中被洪水淹没的尾 生,实在是信守承诺的贤者。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为守信的标志。
   历代文人对尾生多有褒扬之语。三国时嵇康在《琴赋》中写道:“比干以 之忠,尾生以之信。  ”如《玉台新咏•古诗八首》中:“朝登津梁上,褰 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更有李白在《长干行》中慨 叹:“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有语:“尾生般抱 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后世有人考证,尾生所抱之桥位于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 桥”。  自此,有了 “魂断蓝桥” 一说。
  只不过,看到如今新潮人士对感情的儿 戏态度,比照尾生,倒叫人生出不少感慨。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