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原子弹有几种杀伤力

示例,伴图片

全部回答

2006-12-05

0 0
您好! 我知道! 光辐射 冲击波、 电磁脉冲 附加: 光辐射是在核爆炸时释放出的以每秒30万千米速度直线传播的一种辐射光杀伤方式。 我是大一新生,昌大军事理论教程有这么一句话:地面有雪时,核武器的威力可以增加50%!!! 我个人觉得 这充分说明了核武器的威力的主要因素是冲击波和光!! 还有疑问之处可以发站内短消息给我哦!

2006-12-17

288 0
     原子弹: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 原子弹主要由引爆控制系统、高能炸药、反射层、由核装料组成的核部件、中子源和弹壳等部件组成。
  引爆控制系统用来起爆高能炸药;高能炸药是推动、压缩反射层和核部件的能源 ;反射层由铍或铀-238构成 。  铀-238不仅能反射中子,而且密度较大,可以减缓核装料在释放能量过程中的膨胀,使链式反应维持较长的时间,从而能提高原子弹的爆炸威力。
  核装料主要是铀-235或钚-239。 为了触发链式反应,必须有中子源提供“点火”中子。核爆炸装置的中子源可采用:氘氚反应中子源、钋-210-铍源、钚-238原子弹爆炸铍源和锎-252自发裂变源等。
    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以及各种核反应产生的中子、γ射线和裂变碎片,最终形成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因素。自1945年原子弹问世以来 ,原子弹技术不断发展,体积、重量显著减小,战术技术性能日益提高。
  原子弹小型化对于提高核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和用作氢弹的起爆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为改进原子弹的性能,发展了加强型原子弹,即在原子弹中添加氘或氚等热核装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点燃氘或氚,发生热核反应,而反应中所放出的高能中子,又使更多的核装料裂变,从而使威力增大。
  这种原子弹与氢弹不同,其热核装料释放的能量只占总当量的一小部分。高能炸药的起爆方式和核爆炸装置结构也在不断改进,目的是提高炸药的利用效率和核装料的压缩度,从而增大威力,节省核装料。   。
  

2006-12-17

257 0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及放射性沾染

2006-12-06

258 0
直接的爆炸\辐射\强光\巨大的声音

2006-12-06

286 0
    一般核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公认的有以下5种(未包括心理危害): 1,高压杀伤破坏——冲击波(占50%) 在核爆时,巨大的能量是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释放出来,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强烈地向四周膨胀,这个像飓风一样的压力波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介质传播。
  5秒钟就可以传到2千米的地方,摧毁一切它可以推到的东西(主要是建筑),大量的人员直接死于高压的挤压和间接死于房屋的倒塌。  随着距离的延长,冲击波会逐步减弱。 2,高温杀伤破坏——光辐射(占35%) 核爆时的火球发光可以持续几秒钟,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高达几十万度,火球发射的光辐射包括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
  如此高的温度辐射,会把大部分物体烧焦、熔化、致死,人员不死也会烧伤皮肤、毁坏视力、灼伤呼吸道。   3,特殊杀伤破坏——贯穿辐射(占5%) 是由阿尔法、贝塔、伽马和中子流组成的辐射,它们对人体肌体内部细胞产生电离作用,破坏细胞正常功能,并可产生有毒物质(致癌),使人得急性放射性病在短期内死亡,或对下一代影响极大。
  广岛原子弹死亡的14万人中,大部分是核爆后得放射性病逐步死亡的。   4,长期危害——放射性沾染(占10%) 核爆一分钟内,前三种危害作用就会消失,但核爆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会弥散在大地、水源和空气中,有的衰减的很快(几秒),有的很慢(几万年),但大部分会较快地减弱。
  经过清洗会更快减弱。但是,如果把放射性物质吃进或吸入体内,危害极大。   5,对通讯联络的破坏——电磁脉冲(对人也有危害) 电磁脉冲好像是强大的雷鸣闪电,电场强度可达到几十万伏,会中断通讯、使各种控制失灵、使电子计算机数据混乱、扰乱正常的电波传播等。
  它的传播破坏距离达到几百或几千公里,远远大于前4种破坏距离。 见下面网页的图示。   。

2006-12-06

255 0
光辐射 冲击波、 电磁脉冲 还有 核后遗症 想什么癌呀 等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