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当如何在弘扬社会公德中提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首先要提高认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 其次是注重大学生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全部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首先要提高认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 其次是注重大学生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自身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重要的一条就是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蕴涵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共产党员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才能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才能坚持党的根本宗旨。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对共产党员来说,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立足岗位,做好工作,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的前提。
共产党员必须以辛勤劳动为荣,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诚实守信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组织的政治品质。共产党只有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取信于民,始终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团结和纪律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团结互助,遵纪守法,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共产党员以艰苦奋斗为荣,坚持“两个务必”,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客观需要。目前,我们党的成员的总体素质是比较高的,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但要看到,一些党员的素质与党所肩负的任务是不相符的。
比如,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思想理论水平不高,有决策失误的现象;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之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背离人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是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做好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共产党员良好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通过党员的行动评判一个政党的形象。85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个党员必须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起到导向和标杆作用。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的概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对党的宗旨的继承与弘扬;“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体现了坚持科学精神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概括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根本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对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人际关系的揭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对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概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加强依法治国,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强调和要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中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是共产党员行动的准则。党员干部尤其要做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楷模。要从我做起,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做起,以“八荣八耻”来规范言行,砥砺精神。除此之外,还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身边的群众、青少年一代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还要敢于同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做斗争。
政治思想素质。总的来说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具体要求是: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理想,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
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能够不为世俗所蒙蔽,不因艰难困苦而退缩妥协。 ⑶、建立现代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民主与法制是两个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概念,彼此统一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中。
民主是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法制是实现民主的政治保障。当代大学生应该自主增强民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法规,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⑷、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继续发扬,更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作为即将走入社会接受考验的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越来越成为检验一个大学生素质的试金石,成为立足社会的关键点。
2、基本品德素质。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他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大学生的基本品德素质要求是:⑴、良好的言谈举止和文明礼貌。
这是知识分子的修养和风度,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也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⑵、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待人处事要有风度、风格、风貌,要严以纪己、宽以待人,能团结人,能维护与他人的和睦相处。
⑶、遵守社会公德和学生道德。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中为全体成员所公认的,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主要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共财物。而大学生的学生道德主要内容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
它直接关系到以后走上各种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面貌,关系到能否赢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重要指数。 3、文化素质。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既是高级专业人才的预备队员,又是未来科学文化知识的传人和科学专业发展的开拓者。
因此,要在所学知识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就必须精通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其次,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修养。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大学生应该广泛涉猎音乐、美术、历史、数学、哲学和语言文学,了解经济学、边缘学、交叉学科和自然辩证法,从而形成一个专而深、宽口径、活性大的综合性文化素养。第三、培养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代大学生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去吸取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知识,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和展露。 4、身心素质。大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一种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主要包括活泼外向、开朗大方、热忱和蔼、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个性;真诚善良、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坚定意志;情绪稳定、心态乐观、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承受挫折和痛苦的能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则主要指强健的体魄,较强的耐力、反应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掌握体育运动、卫生保障基本知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而丰富多样的个人爱好。 5、劳动素质。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美”。通过,人们的身心得到舒展,体质得到增强,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符合人类需求和享受的物质产物和精神财富。劳动素质目标主要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具有从事自我服务、社会公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经验;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并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劳动纪律,培养创造能力。
6、基本能力素质。大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善于为人处世,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实践学习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在与同学、教师的互动学习和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甚至可以挖掘出更高层次的素质——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将是未来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重要能力,故应当引起大学生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