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为什么把榜样人物称为“楷模”呢?

为什么把榜样人物称为“楷模”呢?

全部回答

2017-02-14

0 0
    “楷模”就是榜样。我们一般把人的模范 行为、榜样作用、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楷 模”。这个词由来已久,如《后汉书•卢植 传》:“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 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
  ”卢植,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 省琢州市)人。声如洪钟、性刚毅有大节, 常怀济世志,少与郑玄师从马融,通古今学, 为当时大儒,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 诂》。  《后汉书》上那段话是曹操赞美卢植的, 说他为儒学大家,士人的楷模,国家的栋梁。
  “楷模”一词虽与卢植有一定关联,但最 初却是指的两种树。楷树。俗名黄莲树,是 制作家具的好材料,又易于雕刻,不腐不折 且木纹清晰可见。相传,在孔子墓前,生长 着一株楷树,为子贡所植。此树树干挺拔, 枝繁叶茂,长势端庄,巍然兀立,正气浩然, 为诸树之榜样。
    但后来被雷电击毁,今仅存 “楷碑”和“楷亭”。模树,其叶随时令而变, 春天青翠碧绿,夏时赤红似血,秋日洁白如 玉,冬则乌黑如墨。因其各季色泽纯正,“不 染尘俗”,便为诸树榜样。
  相传,在周公墓 旁,生长着一棵这样的树木。据明朝叶盛 《水东日记》载:“吴正道,东隅人,明六书, 许慎《说文解字》不足者补之,临川吴文正 公澄问曰:‘楷模二字假借乎?’曰:‘取义 也。  ’曰:‘何以取木为义?’曰:‘昔模木生 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 其正也。
  ’”这里的模树颇为神奇,颜色可随 季节而变,而不像其他树木春绿秋枯,有 “不落世俗”之义。周公和孔子都是后世儒家推崇的圣人。 于是,人们便于用生长在他们墓旁的树木来 比喻他们正直髙尚的人格。  因此,才有了 “楷模”的说法。
  因为这两种树是其他树的榜 样,后来借物喻人,“楷模”就成了我们生活 中那些值得敬的人或事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