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鱼苗池塘培育都有哪些技术要点呢?

鱼苗池塘培育都有哪些技术要点呢?

全部回答

2017-03-20

0 0
     池塘培育与集约化培育鱼苗各有不同的特点,均属最有效的鱼苗培育方法。鱼苗培育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及严格的管理措施,其生产指标为:成活率在80%~95%,鱼体健壮,无病害,规格整齐。
   池塘培育淡水鱼鱼苗,借鉴我国传统鱼苗培育方法,即肥水下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辅以人工配合饵料。   一、 鱼苗培育池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面积5~1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0~100厘米,前期浅,后期深;池底平坦,淤泥深10厘米左右,池底、池边无杂草。
  在出水口处设一个长方形集鱼涵(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以利于鱼苗集中捕捞;池堤牢固,不漏水;周围环境良好,向阳,光照充足;池塘水质浑浊度小,PH7~8,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为30~40厘米;认真做好鱼苗培育池的清理与消毒工作。
     二、 鱼苗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依据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浮游动物的数量而定,因为其放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鱼苗培育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以及池塘利用率。密度过大鱼苗摄食不均匀,天然饵料不充足,生长缓慢;密度过小则影响池塘利用的效果和产量。
  根据生物学原理利用浮游生物发生规律和鱼苗摄食规律一致性,具体而言,鱼池首先施肥后,各种生物的出现速度和数量出现高峰的时间有所差异,其规律一般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桡足类—底栖动物。
    水花鱼苗人池到全长3厘米的摄食对象一般是: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桡足类—底栖动物。鱼苗池适时肥水和水花鱼苗适时下池,就可利用两个规律的一致性,使鱼苗始终都有丰富适口的天然饵料,这是池塘培育好鱼苗的技术关键。
  生产实践表明,如果水温在20~30℃时,注水施肥后7~9天投放鱼苗较为适时。   淡水鱼暂养后的放养密度以每亩放养2。5万~3万尾为宜,不宜搭配其他鱼类,一般以单养为好。
  另外,放养时,水温温差不能超过2℃,鱼苗池pH值在6。8~7。5之间,氨氮低于0。06毫克/升。 三、入池投放 鱼苗入池前须药物浸泡10~15分钟,然后将鱼苗投放鱼池中。  消毒药物一般采用3%~5%食盐水。
   四、池塘培育鱼苗的方式 (1)豆浆培育法 在水温25℃左右时,将黄豆浸泡5~7小时(使黄豆的2片子叶中间微凹时出浆率最高),然后磨成浆。一般每1。5千克黄豆可磨成25千克的豆浆。豆浆磨好后应立即滤出渣,及时泼洒。
  不可搁置太久,以防产生沉淀,影响效果。   鱼苗下塘后的最初几天,即鱼苗从内源性营养转换到外源性营养的过程中能否及时摄食到适口的饵料是决定鱼苗成活率的关键。豆浆可以直接被鱼苗摄食,但其大部分沉于池底作为肥料培养浮游动物。
  因此,豆浆最好采取少量多次均匀泼洒的方法,泼洒时要求池面每个角落都要泼到,以保证鱼苗吃食均匀。  一般每天泼洒2~3次,每次每亩用黄豆3~4千克,5天后增至5千克。10天后鱼苗可长至15毫米左右,此时视池塘水质情况适当增加投饵量。
  鲤、鲫、青、草鱼可采用豆渣或豆饼浆等饲料在池边浅水处分堆投喂,以照顾到它们在池边摄食的习惯。 豆浆培育鱼苗方法简单,水质肥而稳定,夏花体质强壮,但消耗黄豆较多。  一般育成全长30毫米左右的1万尾夏花,需消耗黄豆7~8千克。
   由于刚下塘的鱼苗在以豆浆培育的池中浮游动物少,鱼苗生长不快,所以应采取在鱼苗下塘前5~6天施基肥,使鱼苗做到肥水下塘,以弥补豆浆培育法的不足,提高鱼苗培育的效果。 (2)大草培育法 大草原指含营养成分较多,粗纤维较少,容易腐烂的菊科植物。
    广义上讲,凡枝叶柔嫩易腐烂的无毒植物均可作为大草用来肥水培养浮游生物。 在鱼苗放养前5~10天,将扎成束的大草按每亩200~250千克分堆堆放在池边向阳浅水滩处,使其淹没水中,任其腐烂,每隔3~4天堆放1次。
  对堆放的大草应每隔1~2天翻动1次,促其肥分扩散。1周后逐渐将不易腐烂的枝叶捞出,浮游动物在施入大草后繁殖很快,鱼苗下塘后生长较快。  一般每亩池塘在鱼苗培育期间约需用大草1300千克。
  培育后期若发现鱼苗生长减慢,可增投商品饵料,每亩每天投喂1。5~2。5千克。 大草堆肥需注意一次堆草量每亩不得超过500千克,过多会因其迅速分解而造成池中缺氧。一般以采取少量多次、均匀投放、适时注水的方法为好。
     大草堆肥培育法的优点在于其草料来源广,成本较其他方式低,操作简便,繁殖浮游动物快,效果好。但是,由于草料的不断放入和腐烂分解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造成池中浮游生物量经常出现不均衡和不稳定,生产上需及时补充精饲料。
  另外,由于草料的腐烂分解,培育期间池中 溶解氧量较低。   (3)粪肥培育法 利用各种粪肥培育鱼苗时,最好预先经过发酵,滤去渣滓。这样既可以使肥效快速、稳定,又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鱼苗下塘后应每天施肥1次,每亩50~100千克,将粪肥对水向池中均勻泼洒。培育期间施肥量和间隙时间必须视水质、天气和鱼苗浮头情况灵活掌握。  培育鲢、鳡鱼苗的池塘,水色以褐绿和油绿为好。
  草鱼以茶褐色、肥而带爽为宜,如水质过浓或鱼苗浮头时间长,则应适当减少施肥,并及时注水。如水质变黑或天气变化不正常时应特别注意,除及时注水外还应注意观察,防止泛池事故。 (4)有机肥料和豆浆混合培育法 这是一种使粪肥或大草和豆浆相结合的混合培育方法。
    此法已在我国各地普遍采用。其技术关键是: ① 施足基肥:鱼苗下塘前5~7天,每亩施有机肥250~300千克,培育浮游生物。 ② 泼洒豆浆:鱼苗下塘后每天每亩泼洒2~3千克黄豆磨成的豆浆,下塘10天后鱼体长大需增投豆饼糊或其他精饲料。
  豆浆的泼洒量亦需相应增加。     ③ 适时追肥:一般每3~5天追施有机肥160~180千克。 此种方法集国内诸法的优点,使鱼苗下塘后既有适口的天然饵料,同时又辅助投喂人工饲料,使鱼苗一直处于快速生长状态。
  在伺肥利用上亦比较合理与适量,方法灵活,便于掌握,成本适当,因而被各地普遍使用。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