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神秘的地宫是怎样被打开的?

神秘的地宫是怎样被打开的?

全部回答

2018-03-26

0 0
    众所周知,历代皇陵都修建得固若金汤,甚至传说地宫还布满机关暗器。清东陵裕 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修建于清朝最鼎盛时期,耗银200多万两,遍选天下精工美料, 陵墓美轮美奂,坚固无比。
  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建于清末,工程前后耗银227万两,持续 14年,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陵墓金碧辉煌,奢华程度连皇宫紫禁城也难以企及。  皇陵最 重要的部分就是那高高封土宝顶下的地宫,那是安放帝后棺椁的地方。
  但据资料记载, 陵墓的地宫“系用尺厚四尺纵横之玉石十三层建筑砌成。墓门三层,其外层门,系用尺 余厚之玉石制造,第二、第三两层,系铁质包金者,墓门内又有数千斤重之石球,由门 外用巨绳牵引,使其自动滚人门后之深槽内封锁盗墓者。
    至墓门外更有五尺厚墙一堵, 以资掩护”。因此,如果不能准确地找到入口,要想进人地宫是相当困难的。由此,我 们不禁疑问,当年东陵盗墓者是如何进人地宫的?从陵墓被盗后拍摄的照片看,起初,匪兵们确实不知道地宫人口在哪里,而是遍地 乱挖,宝顶上、配殿外、明楼里,都留下了他们挖掘的痕迹。
    那么他们后来又是如何找 到人口的呢?有一种说法是,盗墓者找到了当时建造陵墓的知情者,在其帮助下找到了人口。 有的书上是这样叙述的:工兵营在陵寝各处连续挖了两天两夜找不到地宫人口。
  孙殿英 急了,派人把当地地保找来。这个地保是个40多岁的小地主,听说是要为盗皇陵当“参 谋”,顿时吓得脸色蜡黄,浑身发抖,但又不敢得罪这个军长,只好说:“陵寝面积这 么大,我也不知道人墓穴的具体位置,还是找几个附近的老旗人问问吧! ”孙殿英一 听,立即派人抓来了五六个老旗人。
    但这些老人也不知道地宫人口,孙殿英以为他们不 说实话,开始还好言哄劝,渐渐失去耐心,就用鞭子抽、烙铁烙。老人哪经得起这般折 腾,不大一会就死去两个,有一个实在受不了这罪,说出离此地10多公里有个姜石匠,曾参加过修筑陵墓,兴许还记得地宫人口的位置。
  这个姜石匠是否知道地宫入口呢?我们知道,古时修筑皇陵,为了不让外人知道 地宫人口,封墓的工匠往往都被处死,不会留下活口。  如果姜石匠参与了封闭陵墓最后 一关封闭隧道,他有活下来的可能吗?当年慈禧太后入葬时,的确有81人被留下封闭墓 道,并被告知完事后从另一隧洞出去。
  工匠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姜石匠也在其中, 但是他却不想就这么死了,因为他都40多岁了,几天前才听说老婆给他生了个独生子, 他可不想连儿子都没看上一眼就死了。  他正胡思乱想间,脚下一滑摔倒在地,恰巧被他 自己搬的石头砸在身上,当场昏死过去。
  监工见他半天不醒,断定这家伙已经死了,就 让人把他扔到了荒山上。谁知这个石匠命大,半夜时分就醒过来了。他见自己不在墓地 里,连高兴都忘了就拼命跑回了家。得到姜石匠知道地宫入口的消息后,不顾深更半夜,孙殿英马上命人把姜石匠 “请”到东陵。
    姜石匠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孙殿英对他说,请指点一下进人慈 禧太后寝宫的墓道人口就送你回去。姜石匠知道是怎么回事后,吓得跌坐在椅子上。 姜石匠想,我怎么能做这种缺德事呢?孙殿英用元宝、金条来引诱,姜石匠还是一言不 发。
  孙殿英很不高兴,真想大刑伺候他一番,可是,他又一想,如果这个笨蛋经不住折 腾,没了小命,我不就找不到墓道人口了吗?于是,他眼珠一转,把桌子一拍,对着姜 石匠骂道:“妈的,给你脸你不要脸,再不说把你儿子抓来! ”姜石匠一听这话,扑通 一声跪倒地上。
      第二天,姜石匠乖乖地帮孙殿英找到了墓道口。故事也许不可信,不过当年调查东陵盗案的国民政府接收委员会主任刘人瑞曾经接 到报告:当时盗墓部队挖掘时,有人看见有两名白胡子工兵在现场。
  工兵中可能有这么 大岁数的吗?刘人瑞当时就怀疑这二人可能是当初筑陵时的工人。今人分析,这种情况 是完全可能的,按照古制,东陵周围几个村庄住着的都是守陵人的后代,不排除会有个 别当年参加或者目睹过建陵的幸存者,盗墓部队很可能找到了这类了解内情的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