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采前温度和采收季节也会对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有何影响?

采前温度和采收季节也会对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有何影响?

全部回答

2018-06-23

0 0
    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研究证明,采前温度和采收季节也会对果 蔬的品质和耐贮性产生深刻影响。如苹果采前6 ~8周昼夜温差 大,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组织致密,品质好,也耐贮藏。
  费 道罗夫认为,采前温度与苹果发生虎皮病的敏感性有关。为此他 提出了一个预测指标,在9 ~ 10月,如果温度低于10T的总时数 为150 ~160h,某些苹果品种果实很少发生虎皮病;而总时数如 果为190 ~240h,就可以排除发生虎皮病的可能性。
    如果夜间最 低温度超过101,低温时数的有效作用将等于零。这也可能是 为什么过早采收的苹果,在贮藏中总是加重虎皮病发生的原因之 一。梨在采前4 ~5周生长在相对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减少贮藏期间的果肉褐变与黑心。
  同一种类或品种的蔬菜,秋季收获 的比夏季收获的耐贮藏,如番茄、甜椒等。  不同年份生长的同一 蔬菜品种,耐贮性也不同,因为不同年份气温条件不同,会影响 产品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例如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的合 成和水解与生长期中的气温有关,而淀粉含量高的耐贮性强。北 方栽培的大葱可露地冻藏,缓慢解冻后可以恢复新鲜状态,而南 方生长的大葱,却不能在北方做露地冻藏。  甘蓝耐贮性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生长期间的温度和降雨量,低温下(10T)生长的 甘蓝,戊聚糖和灰分较多,蛋白质较少,叶片的汁液冰点较低, 耐贮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