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人流吃了很多西瓜

夏天后人流可否吃西瓜?

西瓜西红柿能吃吗?谢谢

全部回答

2006-07-13

0 0
蕊儿:可以吃 但是不要吃冰的 ,也不要吃太多。还有人流后最好吃童子鸡还有那些补身体的东西。如红枣等补血的。祝你身体健康!

2006-07-13

92 0
可以吃,利于解凉去暑!

2006-07-13

120 0
    西瓜营养丰富,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成分。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西瓜是很好的食品,但也有禁忌。
     吃西瓜不宜过多   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为宜,多食则会腹胀、腹泻、食欲下降,还会积寒助湿,导致秋病。  一次食入西瓜过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抵抗力下降。
  大量进食冰冻时间过久的西瓜,还会伤脾胃,引起咽喉炎。   感冒初期忌食西瓜   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都属于表证,应采用使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办法来治疗。中医认为,表未解不可攻里,否则会使表邪入里,病情加重。
    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际,吃西瓜就相当于服用清里热的药物,会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长治愈的时间。不过,当感冒加重出现了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里热症时,在正常用药的同时,则可吃些西瓜,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打开过久的西瓜不宜吃   吃西瓜应注意选择成熟的新鲜西瓜,不吃变质西瓜以及打开过久的西瓜,因为西瓜上市时气温过高,适宜病菌繁殖,食用了被病菌污染的变质西瓜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五种情况下少吃西瓜   感冒初期。中医认为感冒初期,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热伤风,都应采取发散的治疗方法,使病邪从表而解。如果在感冒初期吃西瓜,不但不能发散病邪,反而会因其清热解毒作用而促邪入里,使病情加重或延长治愈时间。
     体虚胃寒、大便稀溏、消化不良者。  西瓜多吃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肠胃消化不佳,夜尿多和常遗精者,更不宜多吃西瓜。   肾功能不全者。短时间内大量食西瓜,使体内水分增多,超过人体的生理容量。
  而肾功能不全者,其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大大降低,对进入体内过多的水分,不能调节及排出体外,致血容量急剧增多,容易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口腔溃疡者。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灼伤血肉脉络。
  西瓜有利尿作用,口腔溃疡者若多吃西瓜,会使体内所需正常水分通过西瓜的利尿作用排出一些,这样会加重阴液偏虚的状态。阴虚则内热益盛,加重口腔溃疡。   糖尿病患者。西瓜含有约5%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吃西瓜过量,还会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等后果,严重的还会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反应。
    如果一次吃25~50克西瓜,对糖尿病人影响不大,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时要注意适量。   吃西瓜有四忌   一忌贪 西瓜营养丰富,美味爽口,但其性寒,体弱胃寒,脘满腹胀,便溏等病患者不宜多吃,又因其含糖分较多,糖尿病人也应少吃。
     二忌脏 西瓜须洗净后,用干净刀切开食用,切忌不洗瓜和刀就切开,不可食被蚊、蝇等爬叮过的瓜瓤,谨防病从口入。     三忌腐 随切随吃,忌打开后搁放几小时甚至隔夜食用。
  据化验,西瓜切天数小时后,细菌病毒将会滋生。发馊变质的瓜,细菌更多,千万不可食用。   四忌冰 西瓜尤其是切开的瓜片放入冰箱内,会吸入大量的冷气,食用时会使人舌部味觉产生麻痹状态,难以品尝到瓜的美味。
    多吃久冰的瓜,不仅影响食欲,还会伤脾胃,引起疾病。 。

2006-07-13

124 0
    西瓜性寒凉,最好别吃。 食品营养学专家指出,对于番茄,生吃不如熟吃,熟吃又不如喝番茄汁。番茄不像其他蔬菜水果那样讲究新鲜。因为番茄中的茄红素存于细胞壁内,通过加热后才能有效破坏其纤维结构,使其中的最有价值的营养素茄红素得以释出,为人体吸收。
  所以番茄制品的好坏,不在于是否新鲜,而在于是否经过加工加热。  科学研究证实:生吃蕃茄仅能吸收10%的茄红素。一个大的生蕃茄含茄红素约3。5毫克,但绝大多数是“全反式”茄红素,不易为人体吸收,唯有经过加工煮过后,才会成为易吸收的“顺式”。
  
  热灌装番茄汁、番茄酱和番茄炒鸡蛋,都远优于直接食用新鲜番茄。但我觉得西红柿也有些凉性,还是少吃为妙。   另外,还是按老传统的方法来吃吧,什么鸡蛋啊,米酒啊,鸡汤啊的。 身体健康,才能好好享受生活。

2006-07-13

89 0
可以吃的,但是要适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