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雍正皇位问题

总听人说,雍正当上皇帝是因为改了诏书:将"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传位于四阿哥"。所以我很疑惑,清代的传位诏书究竟是用什么文字写的,他们是只写汉字而放弃自己的语言吗?因为我想若是用满文应该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吧?

全部回答

2006-07-01

0 0
这是讹传,作为国家的重要文件,传位诏的书写有严格的书写格式,正规写法是“传位于皇XX子某某某”在“四”或者“十四”前有“于皇”两字压字头,后面有名字殿尾,要改决非容易,改了就一整句话读不通。所以此话不实。另外,作为清朝这个满族皇朝,诏书是一式两份,汉语,满语各一份,满文十四可是没有这么好改了

2006-07-01

79 0
    诏书有满汉两份。即使汉文诏书中也有两个地方明显证明谣传的不真实性。首先,传位于的“于”,在诏书中为“於”,因此不可能把“十”改称“于”。其次,正规行文中上必须加“皇”字,也就是说“皇四子或皇十四子”,篡改诏书时如何去掉这个“皇”字? 其实这个谣传完全是某些别有用心的文人杜撰,利用老百姓文化水平低,不辨真伪,替他们当了传声筒。
    历史上雍正皇帝,毕生忧国忧民,却因为推行新政得罪了读书人,他们极尽造谣中伤之能事,诬蔑雍正弑父篡位,荒淫无道,兔死狗烹,甚至还求学少林寺,与武林人士作对,创立血滴子,最后被吕思娘摘了脑袋等等。
  广大老百姓本是雍正新政的受益者,却为反动文人所蒙蔽,道听途说再四处传播,彻底败坏了雍正的一世清名。  以前有句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别得罪一个小人。我再添一句,宁可得罪十个农民,也别得罪一个文人。
   。

2006-07-01

70 0
清代诏书一般是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的,而且汉字还是采用繁体字的,当时的于并不是这样简单构造的,而是於,所以野史记载雍正改诏书的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

2006-07-01

53 0
改诏书为民间传说,没有正史佐证,历史上可能不存在 正象你所说的,诏书不仅有汉文,还有满文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