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什么必须与商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理清以下问题: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2)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的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两者的统一,就是一般等价物。
(3)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起这个作用,是因为它最初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尺...全部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当理清以下问题:
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2)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的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两者的统一,就是一般等价物。
(3)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起这个作用,是因为它最初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商品价值内在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把商品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商品的价格形式本身包含着深刻的矛盾:首先,作为价值表现的价格,可能与价值在量上相背离,例如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其次,价格与价值还可能在质的方面发生背离,即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价格。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就要求货币自身的量能够计量,为此,在技术上就需要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并且分成若干等份,这叫做价格标准。
(4)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5)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被人们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到货币蓄水池的作用。
(6)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还用于缴纳租金、税金和发放工资等。
(7)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在历史上,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长期是贵金属(黄金、白银)的自然形式。
在当代,一些币值比较坚挺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如美元和欧元等,也在一定程度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2、货币流通规律
(1)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需要多少货币量的规律。
(2)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即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 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就是:执行流通手段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总额是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手段的平均次数。
(4)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上述货币需要量的公式要做相应的调整,变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销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到期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纸币和信用货币
(1)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纸币和信用货币是货币的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2) 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现代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的发行已和黄金储备脱钩,本身没有价值。
(3) 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是直接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的,它具有双重性:既是体现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证券,又和纸币一样,本身没有价值,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的一种价值符号。
(4) 现代国家对货币流通实行管理和调节。国家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某一时点上全社会流通中的货币总额,也就是社会总购买力。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在我国指企事业单位的),广义的货币供应量,还包括定期存款(在我国指企事业单位的)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
(2) 按照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应该与流通中的需要量相一致。
(3)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和信用货币等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减少,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
(4) 通货紧缩,则相反,是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使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增加,导致货币升值,物价持续普遍下降的现象。
(5) 引发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很多,主要有(相反方向的变化,就引发通货紧缩):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经济结构失调,以及国际市场影响等。
(6)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正常发展和社会稳定。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