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我觉得古文的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很多人用的通假字都不一样,这不摆明是错别字吗? 或者说以前的文学不严谨?又或者中国人就是爱面子,明明是错别字就是不承认

全部回答

2006-06-02

0 0
因为古时候没字典,人家写错字很正常啊,而且写错了,一直错,错的也是对的了,还有,有些字没有,只能用其他字代替,所以叫它通假字比较有文化水平啊,用错别字就太和古人过不去了,人家做不到的啊,所以错的也是对的,字嘛,让看的人知道意思就好了啊。

2006-06-02

56 0
因为正确的字当时没有,只能用通假字

2006-06-02

84 0
     什么叫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例如:如早晨的zǎo,本该写成早,但是《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和司马迁《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却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  早晨的早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蚤”是“早”的假借字,“早”是“蚤”的假借义。
   为什么会产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现象呢?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
    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
  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  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的:“其始书也,仓卒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至于有的典籍书已亡佚,后来只能根据某人的口授再笔录流传,笔录之时,也容易注重声而忽视字形。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就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所以古书中的许多通假字与其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某通某)是相当固定的。
   。

2006-06-02

82 0
      通假又叫通借,是指古代汉语的书面语中,不用本字而借用了一个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两个字的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的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通假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过本有其字,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  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 “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