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祥林嫂

你们觉得祥林嫂值得同情吗?原因?

全部回答

2006-04-20

200 0
当然值得同情。祥林嫂虽然是一个成年人,但其实从心灵的层次上来看她是一个弱小的生命。她连一个想排遣伤口的方式都没有,那些狠心的人也不给她这个权力。

2006-04-20

198 0
不需要同情 ,我认为。人各有命,生不逢时者比比皆是,谁以来同情过?说同情每个人都需要同情,富而无德者,贫而无志者————同情又有什么用?自甘堕落的人我们对其只有悲哀。

2006-04-19

182 0
她在需要人同情的时候没人同情,真是值得同情啊

2006-04-19

215 0
    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初读课文,我们会发现,鲁镇的人有同情心的人似乎还不少:卫老婆子两次介绍祥林嫂给人帮工,尤其是第二次介绍时,不仅“显出慈悲模样”,而且在四婶答应之后,“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
   四婶也算一个。起初还踌躇要不要第二次收留祥林嫂,“待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  想了想,便叫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还有那些听了祥林嫂悲惨的故事一时收敛起笑容的男人们以及“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的女人们。
  “我”在返乡初见祥林嫂后的不安,听到其死讯后的惊惶、逃离……无不显现出鲁镇的人并非人人都如鲁四老爷,这些人的同情心好象多多少少还有一些! 可是,祥林嫂最终还是走向了死亡,在四十岁上下的时候,在鲁镇的人们准备“祝福”的爆竹声里! 细读之后,我们内心的感觉可能就会和先前不一样了!从“显现”、“卸了一肩重担”等词语中,我们似乎读出了别样的东西:慈悲未必是发自内心,再介绍祥林嫂去帮工,主人家会不会嫌弃的担心隐约可见。
    四婶再次接受祥林嫂时是“想了想”的。她想了什么?作者并未道明,但结合祥林嫂离开后,四婶因雇佣的女工左右不如意而怀念祥林嫂,我们可以作出合理的推测:她收留祥林嫂主要不是源于同情,而是因为祥林嫂的耐劳和顺从! 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鲁镇上的其他女人对待祥林嫂的态度!文章中最初写这些女人的时候,用了“宽恕”、“鄙薄”、“陪”等词语。
    遭遇不幸命运的祥林嫂犯了什么错,遭到别人的鄙薄,需要别人的宽恕?就因为嫁了两个男人!那是她自己愿意的吗?不是!是被强迫的!人们不去憎恨那些把祥林嫂推向不幸深渊的人,反倒鄙薄祥林嫂,这还有什么同情可言呢? 当然,在祥林嫂反反复复向人们诉说她的悲惨的故事后,听得“纯熟”的人们,“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
    ”甚至“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会“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直至祥林嫂意识到人们对她的冷漠,不再开口。
     文章最撼人心魄的地方还不在此,而在于“善女人”柳妈的出现,她和祥林嫂处在同样的阶层,而且同为女人,却比其他人给予祥林嫂精神上、心理上的戕害更严重,作者这么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她是善的吗?她的那些诡秘的让人恐怖的想法是哪里来的? 是什么让鲁镇的人们失掉了同情心? 是隐藏在所谓的慈悲之后的个人利益,是他人有没有可利用价值的算计,是感受到了人世的冷漠却又不付出改变行动的逃避,是自己已为封建礼教毒害而不自知又去害人的愚昧与残酷! 死亡,是祥林嫂必然的结局!从她四十岁上下就已全白的头发,从她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从她木刻似的、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活物的眼珠! 她的死让人触目惊心! 。

2006-04-19

181 0
作为一名母亲,须眉深表同情。 作为一名愚妇,须眉怒其不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