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详细帮我复习力的有关内容

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或分解,物体的平衡 着重是力的合成分解中的力的计算,和物理的受礼分析 都是高一的内容 明天就要考试了,下午

全部回答

2005-11-09

0 0

背公式呀,今天考的比我想象的简单多了!!!~~~~`

2005-11-08

43 0

    只要背背公式 再看看怎么套公式就得了 大题都是套公式(只要你理解能力强) 选择题就只能靠平时多写多练了 重点就是三角形斜面题---他考的是多种多样 包括力的合成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物体的平衡(最好找一题实践一下) 在合成分解中 要把握的就是正弦、余弦 正弦、正切、余切 而且不要定向思维 不要把求合力的两个力的夹角一定认为是直角 做题技巧:在做这种题时应该最先把所有的力先画出来再做分析 最好用铅笔在草稿上画,当把该力分解后就可用橡皮把该力涂去 以免思维混乱。
    而力的合成与分解所选的坐标轴多半应该在物体 所在的那个平面,如果物体在斜面坐标轴也就是斜的。 。

2005-11-08

41 0

    物理教案:高一新教材第一章第五、六节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课题】力的合成 【教学目的】 ⒈从力的等效性理解合力和力的合成概念。 ⒉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并初步掌握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要领,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⒊学会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探索、总结规律的研究方法。 ⒋使学生知道矢量和标量的舍义及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点拨】 ⒈力的合成是“等效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它可将几个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力用一个力“等效替代”使物体受力情况简化。
    这种“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⒉求几个力的合力,必须以这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为前提。 ⒊力的三角形法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的推论,平行四边形法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掌握和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多媒体功能讲台及屏幕。   【教学过程】 ⒈课件播放引入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明白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是等效的,即均使重物处于静止状态。
   老师引导同学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拉车等,说明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⒉板书课题 力的合成 ⑴合力 ⑵力的合成 ⑶共点力 上述三概念由阅读书本解决 下面用课件演示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并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 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合力F与F1和F2的夹角θ的关系(演示课件) ③保持F1和F2大小不变,θ变大F变小。  (演示课件) ④矢量和标量(此前,学生虽然接触过这两类物理量,但并未用矢量法则对矢量进行过运算) ⑤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存在对应关系。
   ⑥共点力相“加”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经历罗列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实验示意图和数据,之后是猜想,再后是验证。这是高中学生第一个实验,课堂先做一遍较好。   ⒊巩固练习(略) ⒋作业 ⑴复习课本内容 ⑵思考练习四⑷题。
   ⑶练习四⑴、⑵、⑶题做在练习本上。 【课题】力的分解 【教学目的】 ⒈在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理解分力的概念和力的分解的含义。 ⒉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进一步强化“等效代替”思想。
     ⒊掌握依据物理情境,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 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⒌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实际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研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点拨】 ⒈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相反,它是通过“等效代替”的原理,用几个力来代替实际的某一个力,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⒉由于合力和分力之间是“等效代替”的关系,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将合力和分力都认为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否则就“添力”了。
   ⒊从理论上讲,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一个力分解,可以有无数多种解,而实际生活中,只有符合实际情境的一组解,才是问题的答案。据此,在力的分解时,必须从该力的实际效果出发,确定该力的两个分力方向,再画出相关的平行四边形,这是力的分解的关键。
     ⒋力的分解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的思维困惑是:如何确定两分力的方向?因此,本节教学重点应放在依据力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再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为使力的作用效果具体形象,本节设计多个演示实验,采用实验、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⒌身边的物理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求知欲望,还可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具】多媒体演示功能讲台及力的分解“课件”(广州市75中学伍志峰制作)静力学演示组合箱。
   【教学过程】 ⒈实验演示引入:如右图,事先固定两橡皮绳,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两细线。  用一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时拉伸两根橡皮绳,能否改用两个力同时作用于结点上,从而产生同样的效果呢?例如,沿BO方向的拉力F1专门拉伸OB,沿AO方向拉力F2专门拉伸OA,若F1、F2同时作用于结点,效果可能和原来相同。
   师引导:F1、、F2共同作用效果与F作用效果相同,F1、F2就叫拉力F的分力。  己知合力求分力的问题就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力的分解 ⒉进行新课 ⑴什么是力的分解? 由学生阅读书本后回答。 师引导: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否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启发学生从分解和合成的逻辑关系—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得出:力的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⑵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件演示”(老师边叙述定则内容,边演示课件) ⑶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以多种不同方式拉结点到O处,在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有唯一解? (巳知两个分力方向、巳知一个分力大小和方向,有唯一解) ⑷按效果分解的基本思路: 力的效果 两分力的方向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作图法) ⑸实例分析: 书本例1、例2(用薄塑料板做斜面,将物块放在斜面上,可以观察到:斜面被压弯,同时物块沿斜面下滑。
    )重力G产生两个效果:使物块沿斜面下滑和压紧斜面。具体分析见课本第15页。还可引导同学讨论:θ越大,F1越大,越容易下滑。(这里可联系桥梁的引桥θ越小越安全) ⑹巩固练习 ① 师生共同阅读书本内容并思考练习㈤第⑴、⑷题。
   ② 着意观察分析曰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斜面。   ⑺布置作业 练习㈤第⑵、⑶题做在练习本上。 。

2005-11-08

28 0

你已经总结出来,要复习的方面了,自己把那些少得可怜的公式背会,再配合作题搞懂概念就可以了.物理计算简单,最讨厌的是概念不清楚

2005-11-08

14 0

看练习题,重点看自己做错的。

2005-11-08

13 0

自己看书去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