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旧日军指挥刀的发展史

我想知道日军在明治维新到二战其间装备的指挥刀的发展情况

全部回答

2005-09-08

0 0
    你前两天发过同样的贴,我答了。不满意么? 日军指挥刀,不是一种专门的刀,是从日本的武士刀发展而来的。我在答你的那贴时,详细叙述了武士刀的发展历程。 下面,再贴一次。
   大体上,从古坟时代到707年为直刀(上古刀)时代,从806年到1572年为古刀时代、从1573年到1867年为新刀时代、1868年到现在为现代刀时代。   日本刀的发展受唐朝横刀的影响,跟后来的武士刀有些相似。
  但吉备真备从中国带回的武器只有弓箭,这似乎说明早在遣唐使时代,日本刀就已经足够优良,无需借鉴中国技术了。无论如何,到了廉仓幕府时,武士刀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欧阳修曾作《日本刀歌》来盛赞这种武器。
  到了明朝,倭寇从日本得到大量的武士刀与明军作战,令明军感到很是为难。  戚继光羡慕气恼之余,对中国自己的制刀技术大加抨击:“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
  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砍人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直到最近的中日战争中,日本刀仍然给中国人很深的印象。
    对这种武器,欧美人的痴迷程度不下于中国人,在反映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电影中,常常出现这种刀;而国际市场上好的日本刀也很贵;直到最近的《最后的武士》,日本刀也是重要角色。   最初的日本刀,跟环柄刀差不多,都是直身的,平安时代以后为了便于马上劈砍,逐渐变为弯身,即为太刀;江户时代出现了较轻便的打刀。
    总的说来,其种类可以分为身长30厘米以下,供非武士阶层使用的短刀、身长30-60厘米的胁差(武士的短刀,便于拔出防备不测之变,以及实施日本式的自杀——剖腹)、身长60厘米以上的主战短兵器刀和太刀,通常,它们的身长不会长于80厘米。
  比较特殊的是忍者刀,它仍然是直身的,因为忍者不需要马上战斗,所以便于刺杀的直身刀能够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  所有好的日本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日本铁矿石制造。不过现代条件下,使用欧美优良铁矿石,一样可以制造出较好的武士刀,只是不如日本原产的名贵。
  至于中国仿制的武士刀,跟日本原产的差距较大——上面两句话跟本文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武士刀的制造工艺,网上介绍无数,这里就不罗嗦了。     武士刀以刀身坚韧、刃口锋利为优势,性能极佳,尽管不象大马士革钢刀的制造者那样喜欢堆砌各种装饰,但是精心打造的武士刀也有其独特美感——不知为什么,我虽然不大欣赏日本传统文化,却非常喜欢武士刀。
  从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角度说,武士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刀的巅峰。如果要说有缺点的话,就是双手持握造成左手无法持盾,在战场上战术选择较小——不过双手持刀,较为省力,恰恰也是日本刀的重要优点,看来人间没有完美的事物。
     。

2005-09-08

40 0
呵呵,哥们小日本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让大家讨论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