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民事 婚姻家庭

离婚的标准是啥?

法院判决,双方在啥情况下可以离婚,手续如何办理,请指教?

全部回答

2005-09-06

0 0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实司法实践中及其简单。能合就合,不能合就分。在一方要离,一方坚决不同意离的情况下,起诉方就要把你的理由与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的内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确认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若干意见所罗列的事项对照,如果能吻合,也是可以离的。现在对离婚条件一般放的比较宽。详情可发 Email:ljm50188@

2005-09-06

57 0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是法定的离婚标准。其实在实际中,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有相当部分并不是感情破裂了,一家有一家难念的经,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

2005-09-06

73 0
     离婚的标准是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 但如何认定感情确已破裂,实践上是有难度的,而且,法官和法官的认识也不是一致的 ,所以,婚姻法特别指明了几个具体情况,用以认定是否感情确已破裂,除此之外,还是依靠法官的综合认定。
   根据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

2005-09-05

74 0
离婚的根本标准就是夫妻感情破裂。 另外婚姻法规定,出现以下情形,夫妻一方申请离婚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2005-09-05

75 0
离婚的标准是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根据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法院要是判决离婚的话,判决书具有执行力.

2005-09-05

76 0
     离婚的法定标准 如果离婚采用新的标准,还应有相应的离因救济制度作为保障。妇女作为弱势群体的利益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残酷的社会现实不能回避。 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 然而,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某中级人民法院2002年度946件离婚案件中,仅有几例以分居两年或赌博恶习判决离婚,绝大多数以“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判决离婚。
  也就是说,在审判实践中,婚姻法明文规定的夫妻感情破裂的几种情形,并没有成为离婚案件中判决离婚的主要情形,却成为特殊的个例。   就拿“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这个标准来说吧,原告想要举证证明“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事实是很难的,基本上是靠被告自认来认定。
  我曾经审理了一起夫妻共同财产超过七千万元的离婚案件,男方作为原告提出离婚,在法庭上说自己因感情破裂已和妻子分居三年,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法院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但女方坚决否认已经分居三年,说两人实际还经常在一起。
  双方对此各执一词,是否真正分居法院很难认定。有人讲过这样一个笑话,某男起诉离婚称自己已和妻子分居多年,坚决要求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女方在法庭上胸有成竹地称,昨晚我们还在一起,请法官看他的臀部,为了防止他抵赖,我昨晚专门在他的臀部抹了一块白漆!下面旁听的人大笑,男方面红耳赤不再说话。
     其实,将“感情确已破裂”作为离婚的法定标准并不妥当。首先,法律并没有规定结婚要以感情为基础,只是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其次,夫妻感情不能包括婚姻生活的全部,婚姻生活还包括物质生活和性生活;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感情确已破裂”成为一种法官可以任意解释的标准,在审判实践中形成混乱,所谓“离婚案件无错案”,各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
     有人建议,我国的法定离婚标准应改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将一方当事人离婚态度坚决,经调解后仍坚持要求离婚作为认定确已破裂的条件。我认为这种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有人担心,这样规定是否会造成离婚率飙升,不利于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
   我觉得如果离婚采用上述新的标准,还应有相应的离因救济制度作为保障。  妇女作为弱势群体的利益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残酷的社会现实不能回避。男人四十岁离婚后要重新走入婚姻是不难的,尤其是事业成功、经济力量雄厚的男人。
  而对女人来说就不同了,四十多岁的女人离婚后再想找到理想的配偶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当一个女人把所有心血都花在丈夫和孩子身上,最后因为丈夫有了新欢而遭到抛弃,谁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婚姻同意离婚呢? 有鉴于此,规定离因补偿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即离婚时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一定的财产,以弥补对方因离婚遭受的损失。
    支付标准以维持婚姻存续期间的生活水准为参照,但仅限于必要的生活水准,不包括奢侈性消费。 因离婚造成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或身心严重伤害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旨在补偿因婚姻中断而造成的各自生活条件差异的补偿金。
  确定补偿金的数额可以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年龄及身体状况;婚姻存续的时间及抚养教育子女的情况;各自的就业能力及就业前景;各自的财产状况等等。  离婚补偿制度作为离婚的一项救济制度,对保障离婚自由及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必不可少的。
   2001年4月28日修订后的婚姻法中一大亮点就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当时各界盛赞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认为其对维护健康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保护离婚当事人中无过错一方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但是,修订后的婚姻法至今实施已经四个年头了,据有关方面统计,起诉到法院要求对方进行离婚损害赔偿而能够得到法院支持的比例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举证困难。
  依照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及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无过错方有权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  而在审判实践中,无过错方要举证证明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情形相当困难,捉奸、跟踪闹得鸡飞狗跳也不见得就能获得充分的证据。
  故无过错方在离婚案件中提出的离婚损害赔偿请求难以获得法院支持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不足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   现行婚姻法第四十条虽然也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此规定等于承认了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从法律上对那些奉献家庭的行为予以经济上的补偿。  然而,我们无法视而不见的现状是,在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家庭并没有约定婚姻关系期间实行分别财产制,那么能通过婚姻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得到经济补偿的也就少之又少了。
   当前,有关专家学者及实务界要求在婚姻法中设立离因补偿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愿立法机关能尽快考虑采纳这一建议,使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日臻完善,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更加卓有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厅高级法官 吴晓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婚姻家庭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民事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医疗纠纷
交通事故
劳动纠纷
合同纠纷
婚姻家庭
婚姻家庭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