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有没有怀念故人的古诗?

要“衣不若新,人不如故”之类的。

全部回答

2019-02-13

0 0
    【标题】:寄扬州韩绰判官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类别】:代简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
    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 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 衰。 【简析】: 这首诗表现了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 【标题】: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古 【内容】:--------------------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赏析】:-------------------- 【简析】: 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感慨。
  文字行如流水,层递自然,极富韵味。   ① :诗题一无“夏日”。 ② 夕:一作“夜”。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评析】: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
    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标题】:哀范君三章  【年代】:近代 【作者】:鲁迅 【体裁】:五律 【内容】:--------------------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沈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赏析】:-------------------- 作于:(1912年) 我于爱农之死,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释然。
    昨忽成诗三章,随手写之,而忽将 鸡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辟历一声,群小之大狼狈。今录上,希大鉴定家鉴定, 如不恶,乃可登诸《民兴》也。天下虽未必仰望已久,然我亦能已于言乎?二十三 日,树又言。
   原诗最初发表于1912年8月21日绍兴《民兴日报》,暑名黄棘。  1934年 鲁迅把第三首编入《集外集》时题作《哭范爱农》,“当世”作“天下”,“自” 作“合”,“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作“幽谷无穷夜,新宫自在春”。
  许寿裳 《怀旧》:“先兄读了,很赞美它;我尤其爱‘狐狸方去穴’的两句,因为他在那 时已经看出袁世凯要玩把戏了。  ” ①《诗·鸱[号鸟]》:“风雨所飘摇。” ②白眼:《晋书·阮籍》:“(阮籍)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鸡虫:杜甫《 缚鸡行》:“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鸡虫暗指排挤范爱虫的自由党 主持人何几仲,故“奇绝妙绝”。 ③荼苦:《诗·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 ④李白《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海草三绿,不归国门。
  ” ⑤大圜:《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 ⑥绪言:《庄子·渔父》:“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 【标题】: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七绝 【内容】:-------------------- 交侣平生意最亲,衡阳往事似分身。
     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 【标题】:对月忆嵩阳故人 【年代】:唐 【作者】:施肩吾 【体裁】:七古 【内容】:-------------------- 团团月光照西壁,嵩阳故人千里隔。
   不知三十六峰前,定为何处峰前客。 【标题】:多情 【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裁】:七律 【内容】:-------------------- 赋分多情却自嗟,萧衰未必为年华。
    睡轻可忍风敲竹, 饮散那堪月在花。薄宦因循抛岘首,故人流落向天涯。 莺春雁夜长如此,赖是幽居近酒家。 【标题】:玉蝴蝶 【年代】:北宋 【作者】:柳永 【内容】:--------------------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析】:-------------------- 【注释】 ①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 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③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处。 【评解】 此首风格与《八声甘州》相近,为柳词名篇。词中抒写了对远方故人的怀念。上片 以景为主,景中有情。
  诗人面对凄凉的秋景,凭栏远望,触景生情,写出了思念故人的 惆怅与哀感。  下片插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妙合无垠,声情凄婉。以昔日之 欢会反衬长期分离之苦,从而转到眼前的思念。
  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水风”二句善状萧疏晚景,且引起下文离思。 “情伤”以下至结句黯然魂消,可抵江淹《别赋》,令人增《蒹葭》怀友之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望处”二字,统撮全篇。起言凭栏远望,“悄悄” 二字,已含悲意。“晚景”二句,虚写晚景足悲。“水风”两对句,实写蘋老、梧黄之 景。
  “遣情伤”三句,乃折到怀人之感。 下片,极写心中之抑郁。“难忘”两句,回忆当年之乐。  “几孤”句,言文酒之疏。 “屡变”句,言经历之久。“海阔”两句,言隔离之远。
  “念双燕”两句,言思念之切。 末句,与篇首相应。“立尽斜阳”,伫立之久可知,羁愁之深可知。 。

2019-02-13

415 0
明月何时叫我还?

2019-02-13

417 0
有,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等.

2019-02-13

442 0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谴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2019-02-13

416 0
故人西辞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