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为政》)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 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公孙丑章句上》)1。请写出孔子“恕”的主要内容。(1分)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与孟子在待人方面的基本观点。
  (4分) 。

全部回答

2018-12-26

0 0
    1。(1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恕”的主要内容是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1分)2。(4分)孔子待人的基本观点是“忠恕”,即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
  孟子待人的基本观点是“与人为善”,强调有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并帮助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积极地吸纳过来,从而完备自身的善。  (2分)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忠恕”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尽力帮助别人去做,叫做“忠”;二是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叫做“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结合曾子的那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知孔子待人方面的基本观点是“忠恕”。
  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第三则材料可知孟子待人方面的观点,“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也就是说“与人为善”,强调有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并帮助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积极地吸纳过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附【参考译文】孔子说:“曾参(孔子的学生)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尽心竭力、推己及人罢了。
    ”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活,就给人家敬礼。
  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  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
  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