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七言诗,只是说一句里有五个字或七个字,并没说押韵为平或仄,也就是说,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有一些作品的韵脚既有平声字,也有仄声字,即平仄韵混用。押韵,是为了读起来有音律感,并不是为了好看。
五言、七言诗,既有古体的,也有近体的,如楼主所举例子,即为古体诗、押仄韵。 所谓古体,即周之前的风格;所谓近体,即周之后的风格,古体和近体的分界线为《诗经》。平声韵,读起来平和、悠扬;仄声韵,读起来短促、强烈。
二例分析:
例一为唐代李绅作品(也有人说作者应为聂夷中)“悯农二首之一”。例二为唐代孟浩然作品《春晓》。
例一:
锄禾日当午
古:平平仄仄仄 ◆午【上声七?】
汗滴禾下土
古:仄仄平仄仄 ◆土【上声七?】
谁知盘
中餐
古:平平平仄平 ◆餐【上平十四寒】
粒粒皆辛苦
古:仄仄平平仄 ◆苦【上声七?】【去声七遇】
锄、禾,皆平,午,入韵;故为平起首句入韵。
按照五言三拗四救的原则,日、盘二字虽拗,下、辛二字却没救。
根据五绝押仄韵的格律进行比照,
五绝平起首句入韵格律: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很显然,此《悯农》之作是不符合五绝格律要求的,故是古体诗。
而午、土、苦三字皆为平水韵“上声七?”韵部。 可见,无论是五言还是六言、七言、八言,都可以押平声韵或仄声韵,甚至可以平、仄声韵混用(当然,这种形式应尽量避免,若为意境所需,也无不可,包括重字)。
下面再看例二:
春眠不觉晓
古:平平仄仄仄 ◆晓【上声十七筱】
处处闻啼鸟
古:仄仄平平仄 ◆鸟【上声十七筱】
夜来风雨声
古:仄平平仄平 ◆声【下平八庚】
花落知多少
古:平仄平平仄 ◆少【上声十七筱】【去声十八啸】
五绝平起首句入韵格律: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按照这个格律要求比照,一、二句符合,而三、四句不符合。也就是说,这首《春晓》也是古体诗,不是五绝。
再看韵脚。晓、鸟、少三字皆为平水韵“上声十七筱”韵部,押仄声韵。
从平水韵韵部汇兑表中也不难看出,除平声(含上平和下平)韵部之外,上声、去声、入声三个韵部都是仄声韵。 如果只能用平声韵脚,那上声、去声、入声三个韵部又是做什么的呢?
--------------------------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可以用仄声韵。
只是仄声韵过于短促和强烈,而人们又往往都向往平和、悠扬,所以仄声韵的使用频率不如平声韵多而已。
[云水霜天]拙见,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