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平均降水量605.4毫米,是怎么个计算法?

常在电视上看到“平均降水量 (入汛以来):605.4毫米”请问,这个降水量是如何计算?

全部回答

2010-08-22

0 0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降水多少的数据。世界年降水量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它的单位是毫米。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降水量”是气象术语,按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气象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隔六小时观测一次。
  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
  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降水量预报图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它的单位是毫米。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由划分标准可知,只要是在12或24小时之内(请注意降水量指的是12或24小时之内,是一个区间,而不是平均值。
    )降水量达到了标准就行,不一定是持续降水,所以不用平均到12或24小时。比如某日24小时连续降水,1分钟也没停,降水量达到了10-25毫米,叫做中雨,但如果这一天中只有2个小时降水,降水量也达到了这个标准,也叫做中雨,因为它也是24小时之内的降水。
  如果在12或24小时内没有再发生降水,那么就可以认定为中雨了。  如果真有说的这种情况,在预报时会使用“短时有大暴雨”等词语提醒大家,毕竟24小时持续降水量20毫米与10分钟内降水量20毫米造成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经常在天气预报里听到“短时有雷雨大风”等,就是这样的特殊情况下的预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