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我军官提议:中国应建远洋基地 ,你怎么看?

  据2月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署名 戴 旭载文: 以进口石油数量占中国一半以上的中东地区为例,中国石油运输船,要经过波斯湾地区、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波斯湾危机四伏,印度洋上盗匪横行,印度海军和美国海军虎视眈眈;马六甲海峡和中国南海地区,各国势力犬牙交错,且也有海盗出没。
  由于中国海军缺乏航空母舰等现代远洋护卫力量,使完全没有武装的商船队平时长距离长时间地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之中。1993年7月中国“银河号”货轮被美国海军公然无理地扣押、检查就是例子;去年多艘中国商船被索马里海盗勒索则是最新的证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世界第三并继续快速增长的现实,注定了中国对海洋运输的依赖只会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外汇增长,对外投资扩大,中国在海外固定资产越来越多。最近几年发生的中国石油工人在非洲遭绑架、设施被袭击事件,也敲响了安全警钟。所以,在远洋基地的选址上,除护航和维和的需要外,还要从维护海外利益的长远方面予以考虑。首选我战略利益重大和密集的地区,选择与我关系友好而巩固的国家。
  有了这样的基地,不仅我远洋商船队可以得到及时的补给,我基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利益,也有了稳固的支撑点。这种支撑不仅可以鼓励国内企业进一步走出去,还可以加深与所在国的友谊,促进其他方面的合作。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中国的国策决定了中国海外利益的保卫,又不能像美国一样主要依靠军队全球到达,这就迫使我们只有以建立远洋基地的中性选择。
  如果我们在这方面也作茧自缚,僵化地理解不结盟不驻军的教条,必将处处受制于人,不仅无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力,连小小的海盗和恐怖分子也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扰,那我们的复兴之路,必将平添许多艰难。 。▲(作者是资深战略评论员、空军上校) 。

全部回答

2009-02-05

0 0
     戴旭越来越网民化了。 中国想干的事多了,我们只能捡可行的干。作为一名军官向政府提建议,必须考虑可行性,这才是负责人干实事的人的作法。 建海外基地非同小可,投资大,政治风险也大,必须选择长期亲华且政权非常稳固的国家,否则一朝变天让我们滚蛋就狼狈了。
    除了巴基斯坦我想不出第二个国家有可能同意。 他举的几个必要性比较情绪化,建海外基地对解决这些问题并无帮助。比如"银河号"事件,当时美军舰并不敢强行检查,而是动员海湾各国拒绝该船进港,同时造谣说我们运了化武,要求我们返航中国。
  是我们为澄清国际社会的误解才主动要求联合检查以正视听的。  即使我们当时有一支比美国强十倍的舰队在旁边,结果也是一样的。还有中国石油工人在苏丹被害,是少数反政府武装人员所为,即使我们在附近有海军基地,我们还能派兵入侵对华友好的苏丹进行报复啊? 至于为我远洋舰队和商船提供补给,这个停靠友好国家港口进行补给完全可以解决,从没遇到困难啊。
     但建海军基地涉及人家主权问题,我们中国当年亲苏时都不愿意人家来建海军基地。建海外基地意味着在海外驻军,兹事体大,与中国目前的国防政策和外交政策都不相符。 现在国际社会不同于一个世纪前了,建海外基地和海外驻军对派出国和驻在国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美国在非洲影响够大吧,想给非洲司令部安个家都找不到地方。中国在非洲有不少友好国家,但没一个敢让中国建军事基地,而且这只能让非洲对华从友好变成警惕甚至憎恨,让西方所谓"中国是新殖民主义"的谣言变成现实。
   所以中国目前建海外军事基地条件远远没有成熟。

2009-02-05

29 0
随着国力的发展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建立海外基地会被提上议事日程的。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句话仍然没有过时。马汉的理论还是要被深入研究的。中国想做大国这是必经的阶段,避免不了的。

2009-02-05

27 0
中国实行的是防御型的国防政策如果建立远洋基地 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说我们想搞致霸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对中国的看法会不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