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那钱是从哪来的?

昨晚看新闻,国家4万亿的拉动内需,带动了地方政府十多万亿的联动投资效应,国家和地方政府手里有那么多的钱么?如果没有,那么那么多的钱从哪里来呢?如果国家靠发国债,地方政府也靠发地方债券,那还不是靠劳动人民来认购这些债券么?要是劳动人民的钱都去买债券了,那又如何去用消费拉动内需呢?

全部回答

2008-11-29

0 0
    4万亿将从哪来?   从短期来看,发国债等财政手段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不太大。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仍有抬头的可能   ★ 本刊记者/孙春艳   巨额资金如何筹措?“国家将会调整明后年的财政预算资金,铁路、公路等相关部门的政府收费基金也将纳入其中。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发行国债   在11月14日国新办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穆虹称,到2010年底,中央投资安排将达到1。
  18万亿元。   “这1。18万亿元资金,其实是以中央财政为主导,相关部门政府收费基金为补充来解决的。  ”苏明说。   比如交通部门的养路费,铁道部的铁路建设基金,水利部的水利建设基金等,虽然名义上不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但都要用在10项涉及的基建项目中。
     但是,以目前中央财政的支付能力,支付未来投资能否足够?   社科院财贸所财贸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志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自1998年以来,中央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同比快速增长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
    4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而去年一年的全国财政总收入是5。1万亿元。4万亿支出将达到一年财收的80%。   但今年中央财政收入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三季度后,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明显,7、8、9月的增长率分别为16。
  5%、10。1%、3。1%,10月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0。  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776。38亿元,同比下降8。4%。   “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将继续增大,因民生和基建投资的安排力度加大,财政赤字率将上升很快。
  ”苏明说。   在财政出现紧张状态下,缩减财政既往的支出可能是策略之一。  比如,中央最近削减了部门公用经费,如出国经费等,转移用作扩大内需。   但仅靠缩减是非常不够的。
  发行国债可能是比较便利的选择。据德意志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为了保证GDP增长8%的速度,中国明年财政或许会出现4000亿左右的赤字。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1。
  18万亿元资金可以肯定地说这会影响到2009年乃至2010年的预算,但规模在可控范围内。据了解,中国一直实行年度国债余额管理制度,这也意味着今后两年的国债余额将扩大。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2000年起,国债发行总量呈现出逐级上升势头。
    2005年超过7000亿元,2006年为8883亿元,2007年由于发行了1。5万亿的特别国债,全年国债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23483。28亿元。   “为将未来几年的对财政的影响降到最小,10年左右的中长期国债将加大发行力度。
  ”苏明说,中国今年的长期国债发行规模为300亿,之前几年也在500亿至800亿之间。  10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建议2009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人民币。
     但发行国债,货币资金将被回收,市场流通的货币量下降,对私人部门投资会产生“挤出效应”。   货币增发   发行国债之外,增发货币也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方法,但由此可能会带来的通胀效应,成为增发货币的困扰。
       “增发货币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一旦货币当局在银行贷款中把关不严,贷得过多,就会导致货币发行的幅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苏明说。   中国目前的货币增速过缓,成为增发货币的理由。
  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今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连续第五个月走低,狭义货币量M1余额同比增长8。  85%,货币增速已连续六个月走低。
     另外,央行独立性是制约因财政扩张原因而增发货币的最主要理由。“自1994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以来,我国的财政透支制度已经不存在,即财政部不可以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要钱。我国的货币政策是相对独立的。
  ”杨志勇认为。   因此,从短期来看,发国债等财政手段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不太大。  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仍有抬头的可能。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并带来恶性后果。
     “过量增发货币,一般只有在所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不起效用的时候,做最后一搏。这次扩大内需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杨志勇认为,中央银行最首要的任务是以本国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市场经济最主要作用是资源配置,而货币起价格信号作用,一旦币值不稳,会带来无法制定政策的后果。
       地方可能增加非税收入   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第九条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据国务院十项措施中解释,增值税转型将减轻企业负担共1200亿元左右。
     但在扩张性财政的压力下,减税很难持续。  “财政收入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减税要量力而行。就拿增值税改革来说,目前房屋建筑和汽车还不能抵税。”杨志勇说。   “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向来不是以减税为目的的,而是要发挥税收的作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苏明说。   据他介绍,未来两年国家将加大税收结构的调整力度,目前摆在税收出台日程的有燃油税、资源税和城建维护税等。     此前,中国政府多次表示燃油税将择机出台。
  目前10月份的CPI为4%,物价处于下行通道,国际油价从每桶1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至每桶60多美元。在这一时机出台燃油税,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不大,很容易被民众接受。   大规模减税不可能,但大规模增税也同样不可能。
    地方政府的各种非税收入却有可能抬头,增加企业的负担。据杨志勇介绍,越是发达地区这种非税收入越多。比如此前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   此次4万亿的扩张性财政投资来源,不仅在中央层面,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也占了重要部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这4万亿元投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系统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包括可用的国外资金)的总和。     据杨志勇介绍,目前地方欠债严重,且债务情况如何尚不清楚。
  地方的各种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显性负债和隐性负债交错其中。财政部已将一份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国务院。   地方政府本身债务缠身,如何能拿出钱扩大内需?“地方很多债务不是需要立刻偿还的,并不影响其适当投资。
    ”苏明认为,中央投入一部分钱,将带动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拉动地方的GDP增长,在房地产市场不再起支撑作用的状况下,地方政府很愿意投资。   而调动社会资本将是未来两年的重头戏。
  自国家公布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以来。发改委所处的北京三里河地区旅店迅速升温,挤满了全国各地来询问项目的投资者们。     “今日的财富聚集状况非1998年时所能比,一部分手中有大量资金,一旦政策引导到位,这部分钱将迅速集结。
  ”杨志勇说。   这些年政府对投资已经建立了一套奖补机制,比如投资补助,一个1000万的项目,政府投资100万至200万,地方政府再出一些,带动效应就起来了;还有贴息的手段。  比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是5%,政府贴息2%。
   ★ 。

2008-11-23

288 0
国家4万亿的钱,是中央出一点(好象是1.3万亿),各级政府拿一点,银行贷一点。

2008-11-23

306 0
我国的面积好象是世界排名第四吧? 这么大的在积, 随便种点什么日常必须的农产品卖出去都能赚钱啦! 购买国债的利率,恐怕不能刺激消费吧?

2008-11-22

318 0
    我觉得是百姓、政府、企业三部分来的,是滚动形成的累积,不是一下子投入。 百姓把存款买成国债,比存款利息高,确有百姓愿意这样做;政府(包括地方政府)收了税用于建设投资比行政拨款要划得来,是有收益的,同时会减少行政拨款--例如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购买(也许这方面很少);银行里有大量的存款也可以用来投资和贷款;企业只要不亏损就会继续纳税。
     谁也不会把钱全部存起来和投出去。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最紧缺是现金,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促进资金回收,可能让利,而手里有钱又有购买计划的人会利用机会购买。如准备结婚的人们可以比原来价格低10--20%购买到首饰,旅游的人、买房子买车的人都可以比原来少花钱买到想买的。
     拉动内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促进消费升级换代,就拿日用品来说,现在食用油降价了15%,可以让人买一些以前不舍得买的高价“有意健康的”品种;使那些质次价低的低档产品遭到淘汰。
  

2008-11-22

289 0
那你只是说的消极的一方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法律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