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的机遇?

全部回答

2008-11-11

0 0
    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机遇 2008年10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申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研究总监 张惠强   ⊙上海申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研究总监 张惠强      一、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   美元指数的长期图显示,美元在70-72点一带构筑中期底部,即使在此次金融海啸中,依旧呈趋势性大幅度不断走高态势。
    美元指数走高不仅使大宗商品的牛市结束,同时压制资源出口国的贸易顺差,加剧全球汇市动荡,甚至资本外逃。这种汇市动荡有利于转嫁美国的金融风险,美国不想甚至根本不想自己独自买单次贷和金融危机,负债必须像金融海啸式地传递出去。
  但由于美国已经从一个债权国沦落到一个债务国,因此,即使这一轮美元走强,也难现已往的辉煌,可以预计美元走强的空间和时间将小于前两次(1980年-1985年;1995-2001年)。     美元强势导致大宗商品进入中期调整,中国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积极稳妥地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为中国工业化积累廉价资源的储备。
  同时,我国单一美元的外汇储备在美元下降周期中已经显示出明显的风险,因此在美元上涨过程中可以积极进行外汇结构的调整,适当提高外汇储备的灵活性,甚至利用部分外汇储备在市场低迷时加大国外资源的开发。
          二、世界资本再度选择中国   目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改革是农村迈向现代化的一次深层次的大变革,中国的农业生产有望实现分散到集中,更有效地集约化大生产,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新一轮改革将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让农村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村将提供巨大的建设和消费市场,保障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遭受金融海啸大背景下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健康地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目前美国经济衰退了,欧洲、日本也面临衰退,原油价格回落导致中东地区、俄罗斯经济以及那些过分依赖资源单一性的国家也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金融海啸导致其它国家汇率动荡下跌,资本流出加剧,而我国人民币坚挺并继续保持对美元小幅升值态势的有利因素。
  看来,资本的去处就只剩下中国了。      三、重视房地产问题保持国民经济稳定   反思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我国应重视房地产问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实际上并不像想像的那么顽强和红火,投资和销售的可持续性要求较高,一旦周转不灵,系统性风险很大。
    因此,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   从房地产投资与销售来看,2004年(包括2004年)之前的17年间全国房地产开发共实现销售额46378亿元,投资总额为65944亿元,差额达19656亿元,巨大的差额主要体现在存货;2005-2007年属于房地产行业的春天甚至是夏天,当年销售额都高于当年投资额,三年间实现销售总额68194亿元,销售额比之前的17年销售总额还高出47%,而三年间房地产投资总额为60421亿元,不考虑税收和分红以及其它成本支出,三年间有7773亿元的经营性现金流入;但2008年以来房地产形势急转直下,1-8月份实现投资额18430亿元,实现销售13813亿元。
    按照目前这种进程,2005-2007年三年所产生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入将化为乌有,剩下的就是大量存货。而维系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只有靠银行或资本市场,目前整个链条绷紧几乎毫无回旋余地,不正视这些风险则无法化解房地产行业存在的巨大风险。
  房地产行业问题已经客观存在,我们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当前房地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还市场一个良好预期。  同时房地产产业链本来就长,涉及的行业之广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的,将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解决房地产行业问题,政府可通过配合农村改革,开放蓝印户口、减免交易税、甚至减免个调税等多种手段,让利于消费者,让房地产市场软着落;而对于二手房交易市场,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应出台不鼓励投机购房的政策。
    如买入3年内进行转让的增值税全额征收,买入4-9年内进行转让的增值部分按80%到20%依次递减征收,购入10年以上进行转让的免征增值税。这样可以避免房地产市场成为一个投机场所,从而资源合理利用,反映房地产市场真实的客观需求,有利于政府宏观政策地制定。
     在当前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特殊阶段,我们必须重视我们国内存在的问题,如房地产问题,解决好农村改革问题,充分利用我们所积累的充足的外汇储备的有利条件,利用大宗商品进入熊市周期积极储备和开发外部资源,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又好又快的发展。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经济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经济
经济
政治经济
微观经济
通货膨胀
市场经济
物价上涨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率
国民经济
贸易经济
市场需求
资本经济
利率政策
财政分权
经济预算
世界经济
货币贬值
经济访谈
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
通货紧缩
经济体制
宏观政策
经济指标
p2p
经济合作
中外企业
中小企业
供不应求
财政赤字
供求关系
区域经济
国有经济
经济效益
资本运作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