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急~ 一些关于文学理论问题

全部回答

2008-05-31

57 0
    1历史上七种文学观念?好像哪本书都可以归纳出几种文学观念来,但为什么是七种呢?这个问题没道理。不要盲从书本。 2。这个,可参考以下文字: 《祝福》文本中,阿毛的故事,这个二百五十字的故事被不断重复,也使文本获得了非凡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超越价值,使文本具有深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首先,阿毛的故事,是祥林嫂此时脑中唯一的念头。阿毛之死,对祥林嫂的生活的打击是致命的,她再也没有活的希望了。为什么孩子是祥林嫂生的唯一的希望,与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民族息息相关。
  因此,祥林嫂的悲剧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说是封建文化的悲剧。   其次,这一再重复的故事,反映了人情冷暖。  不错,在听到这个故事时,男人觉得没趣,女人也似乎宽恕了她,有的还掉下了同情的泪。
  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国人总是以他人的不幸作为自己的生活的调料。“直到她说到了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周围的人不过是在享受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把它作为一场茶余饭后的盛宴,当新鲜感失去以后,就毫不客气地剥夺了祥林嫂继续讲述的权利。
    没错,纯粹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鲁镇上的人的反应并没有错,反复接受同一刺激,是会使人变得不那么敏感的。可是有谁想到过如何切实地帮祥林嫂一把呢?有谁给予了她真切的同情?有谁体会到了祥林嫂那精神上、物质上的可能的需求?有谁了解祥林嫂失去儿子——自己最后生的希望——之后的无边的恐惧呢?  再次,在这个不断重复讲述的故事里,作者不仅批判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制度及人与人之间互不理解的冷漠,同时也批判了祥林嫂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国人的愚昧和软弱性。
    鲁迅先生在许多文章中,刻画了对抗虚无的英雄,他们绝不给喜欢凑热闹的民众表演,反而会像狼一样默默舐干身上的血,再作韧的战斗。祥林嫂逢人就诉苦的弱者的软骨头劣根性,在这个“我真傻”的故事独白中得到了淋漓的表现。
  鲁迅先生是多么希望我们的国民能真正站起来,不再寄希望于博取别人的同情与怜悯啊! 3。  悲愤出诗人,是韩愈“不平则鸣”观点的发挥。 钱钟书在《七缀集》里专文讨论创伤和创作动机的关系,从劳动人民饥者、劳者的“怨恨而歌”,到中国历史上发悲愤之音的文人们,细细地数了个周全。
  他摆出了许多经典的诗句和说法:“诗可以怨”、“蚌病成珠”、司马迁“发愤著书”、韩愈“不平则鸣”、“穷而后工”、“愁苦之词易好,欢愉之词难工”,又拿出西方的尼采、克罗齐等等同类说法来对照。  有人论证,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创作动机就是对作者挥之不去的自卑感的疗救愿望。
   或者也可以置换成生存之重和逃避的话题。卡尔维诺在他的《未来文学千年备忘录》里将自己的写作特色概括为一个词——“轻逸”。“我想指出,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深深感觉到“我们在生活中因其轻快而选取、而珍重的一切,哪怕与须臾之间都要显示出其令人无法忍受的沉重的本来面目。
    大概只有凭借智慧的灵活和机动性我们才能够逃避这种判决……” 可参考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