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红楼梦-宝钗,黛玉

关于宝钗和黛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讨厌宝钗的虚伪,又为黛玉的痴情所动。

全部回答

2008-05-03

0 0
楼上的有些偏激啊 提问的人只是说被黛玉的痴情感动,和好不好人的有什么关系,并不是问好人标准的问题啊 人无完人,宝黛两人也一样 宝钗处世圆滑是让人不喜欢,但是在当时却是优点,在女子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封建社会,这就比黛玉的直率痴情好用~~~ 个人不反感里面的角色,但是同情弱者

2008-05-04

53 0
只是你的一家之言

2008-05-03

67 0
说实话,整个红楼梦里,根本没几个好人,贾宝玉不是好人,林黛玉也不是好人。如果你的好人标准是痴情,那我无话可说。我的标准是同情弱者,视所有人为平等,对陌生人有怜爱之心。所以林黛玉不是好人,路上见了一个乞丐冻死,她决不会动容

2008-05-03

80 0
    《红楼梦》里宝钗和黛玉的“判词”合二为一: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钗雪里埋。 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宝玉看“副册”仍是不解,又去看“正册”,见第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两株枯木是“林”字,雪谐“薛”音)。
    下面就是这首判词。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
  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  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
  但读者同这个典型总是有些隔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  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
  有人评论说,她是个有尖不露、城府很深、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阴谋家,这也似乎有些太过分了。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贾家败落后,她的下场也不妙,“金钗雪里埋”就是预示。
   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  她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
  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好在宝玉对她一往情深,处处宽慰她,哪怕是篱玉歪派给他的“错误”,他也承认。这样,他们的爱情就在一种奇特的、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  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了,哭时要比笑时多;刚刚和好了,突然又闹翻了,闹翻一次反倒加深一次感情。
  他们的爱情在有形无形的外界压力下,形成一种畸型。在荣国府那样的环境里,越敏感的人就越忍受不了。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会装“糊涂”,她太聪明了。 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地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地不幸夭折。
    但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后两句说得明白: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宝钗要冷清清地守一辈子活寡。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小说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文学
小说
诗歌
散文
戏剧
小说
小说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