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藩镇割据对唐朝有着怎样毁灭性的影响?

藩镇割据对唐朝有着怎样毁灭性的影响?

全部回答

2017-10-25

0 0
    唐朝后期政治上的重大弊端之一。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为加强边境军事力量,始派节度使领兵屯边。节度使及其军队,时称藩镇或方镇。军士边屯田边生产,家属也迁至边镇。节度使负责辖区内的军事、民政、财政大权,很快发展为独霸一方的军阀势力。
  唐玄宗统治后期,军事上已形成里轻外重的局面,终于在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乱后唐朝中央力量大为削弱,朝廷被迫分授安、史旧将为河朔三镇节度使。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形成藩镇割据的形势。
  节度使的官职,或父子相传,或由部将拥立,中央政权竟无力干预。各藩镇之间,常兵戎相见,有时还联合攻打朝廷。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居然被藩镇叛军赶出都城长安。  唐宪宗李纯统治的元和时期( 806 - 820),藩镇之间由于连年混战,力量略有削弱,唐政府重新部署力量镇压叛乱,使藩镇割据局面暂时缓和,河朔各州暂时表示服从中央,但不久又恢复故态。
  藩镇割据持续了 150多年,唐朝灭亡后导致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人民遭受连年战祸的痛苦,社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直到北宋初期,这种局面才真正结束。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