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三国演义》中的塵尾是扇子吗?

《三国演义》中的塵尾是扇子吗?

全部回答

2017-07-07

0 0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诸葛亮在西城设空城计,诳退司马 懿十五万大军。在城上敌楼,诸葛亮焚香抚琴,有二童子为侍, 一人持剑,一个手持麈尾。麈尾是什么东西呢?《辞源》《辞海》 均把麈尾解释为拂尘,是用麈的尾毛制成的一种拂子。
  《三国演 义》第七十七回,普静手中拿有麈尾,估计罗贯中在这里也把麈 尾等同拂尘了。  还有人将古代图画中的麈尾当作扇子。以上这两种理解都不十分正确。白化文先生在《麈尾与魏 晋名士清谈》一文中对麈尾进行过详细的描述,通过所配的图画 可以使我们一目了然。
  麈尾的形状像一种长扇,扇叶上圆以法 天,下部平齐以像地势,很有点像天坛的平面图。据说,麈是一 种大鹿,或以为即驼鹿(四不像),当与群鹿同行时,麈尾摇动,有点像指挥棒,可以指挥群鹿的行动。  魏晋南北朝时崇尚清谈,清谈家常常手执一把麈尾,其象征意义大概就是取麈尾领袖群伦之义。
  清谈家也不是人手一把麈尾,只有长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资格手持麈尾,有一点显示身份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清谈过程中,麈尾大概还有助益谈锋的重要作用,是清谈到玄微之处的重要的象征性的辅助工具,所谓“君子运之,探玄理微”(东晋许询《白麈尾铭》)。
      既然麈尾有这样重要的功能和象征意义,所以麈尾不能随便交付与人,应该不会交付侍从代为掌握,因此,《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似乎不大合适。敦煌壁画“维摩诘经变画”中有维摩诘居士手执麈尾的形象。
  
  传世唐代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卷》中,孙权也手持麈尾。魏晋以后,麈尾似乎成了名士清谈的像代名词,后世常称清谈为“麈谈”,一些书名也同麈尾有联系,如 王得臣的《麈史》,王明清的《挥麈录》、王兆云的《挥麈诗话》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小说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小说
小说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