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问首页 爱问商城

养甲鱼的池塘应该怎样修?一亩池塘投放多少甲鱼仔为宜?

养甲鱼的池塘应该怎样修?一亩池塘投放多少甲鱼仔为宜?养甲鱼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一、饲料选择 饲料是保证甲鱼正常生长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将影响甲鱼的生长,饲料质量差或适口性差将使甲鱼的摄食严重不足,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而目前几种养殖模式的甲鱼在移至室外池塘放养时体质均相对较弱,急需补充营养,以便快速恢复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立即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因此选择...全部

    一、饲料选择 饲料是保证甲鱼正常生长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将影响甲鱼的生长,饲料质量差或适口性差将使甲鱼的摄食严重不足,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而目前几种养殖模式的甲鱼在移至室外池塘放养时体质均相对较弱,急需补充营养,以便快速恢复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立即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因此选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饲料成为今后甲鱼养殖的关键。 二、水质管理 1。新建池 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
  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在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更加剧烈活动,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缓慢,且易发病。
   2。水色培养 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
    但超量则易导致浮游植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 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保持弱碱性水环境。
  室外池塘甲鱼养殖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合生存的微囊藻为主。  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亩,施肥注水培养。
   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防止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保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保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含氯消毒剂后换水1/4左右。
     3。防水变由于水体控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过程一般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剧变成暗黑色,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止,而增加的大量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剧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
     遇水变后应注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由于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磷肥为主,以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的。
     4。水体溶氧应充足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
    因此水体由于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补充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 三、放养密度 多年来多数养殖户在室外池塘甲鱼养殖过程中,为了甲鱼快速生长而采取低养殖密度,但却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甲鱼是一种争食性很强的动物,低密度下甲鱼争食性下降,反不利于生长;其次,由于甲鱼数量少,在投饵方面难于控制,少投则摄食量不足,多投则又容易造成甲鱼过食而引起病害,所以室外池塘甲鱼放养时应按不同规格将其放养密度加大为8只/平方米~13只/平方米。
     四、投饵 室外池塘甲鱼的投饵应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由于气温尚偏低,因此多采取水下投饵,以达到多摄食的目的。中期则采取“两头多、中间少”的办法,因两头水温、气温均属甲鱼最适生长条件,因此应多投喂,以加快生长,中间由于温度太高,甲鱼代谢下降,少投饵有利于甲鱼的正常生长。
    晚期由于天气变凉,气温下降,投饵应改为水下,否则由于温差的原因,甲鱼摄食量将急剧下降。 五、用药 室外池甲鱼养殖由于水体条件好,往往病害较少,因而用药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预防首先甲鱼开始进行养殖时应投喂一定量的抗菌药,以增加其抵抗力;其次高温期则以投喂清凉解毒、保肝、护肝的中草药为主;后期则尽量减少用药以保证甲鱼无残留、食用安全。   2。
  治疗治疗过程中由于水体大应以内服药为主,外用药为辅。而内服药则应掌握适时用药,对症下药,用足药量,来确保治疗效果。收起

2018-02-10 03:51:23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这个地方是烹饪..到养殖去吧

这个地方是烹饪..到养殖去吧收起

2018-02-10 02:51:23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名贵水产动物,既是美味食品,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养鳖生产除开始修建鳖池和采购种苗的一次性投资较...全部

    鳖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名贵水产动物,既是美味食品,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养鳖生产除开始修建鳖池和采购种苗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外,其他开支不多。
  一般每增产1千克鳖,只需饲料成本10元左右,亩净产商品鳖可达15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甚为可观。  鳖的养殖周期因地区不同而异,一般从孵出至养成约需4年。如果采取恒温快速养鳖法,可缩短养殖周期一半,也可根据鳖的生长规律,利用鳖的生长优势阶段,收购250克左右的幼鳖饲养,年底即可达到上市规格;提高鳖产量,做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如果实行鳖、鱼混养,还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 食用价值鳖的营养丰富,是较高档次的营养滋补品,其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和矿物质。据分析,每百克鳖肉中含水分80克、蛋白质16。
  5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1。6克、灰分0。9克、钙107毫克、磷135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黄素0。37毫克、尼克酸3。  7毫克、维生素A13国际单位。
  鳖肉味鲜美,深受人们所喜爱,素为我国筵席上的佳肴。鳖的裙边是我国南方筵席上的“八珍”之一,俗有“甲鱼裙边,田鸡腿”之称。震惊世界田坛的“马家军”,就离不开鳖汤的神奇功效。二、 药用价值鳖全身是宝,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热、平肚益肾、破结软坚及消瘀等功能。
    鳖的头、甲、血、肉、胆、卵等均可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鳖肉可治久痢、虚劳、脚气等病;鳖甲主治骨蒸劳势、阴虚风动、肝脾肿大和肝硬化等;鳖血外敷可治颜面神经麻痹、小儿疳积热,兑酒可治妇女血痨;鳖卵能治久泻久痢;鳖胆汗有治痔瘘等功效;鳖头烧灰服用可治疗小儿诸疾,治久痢脱肛、产后子宫下垂、阴疮等。
    我国著名的几种中药,如中华鳖精、鳖甲煎丸、二龙膏等都是以鳖肉或甲壳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现代医学还认为常食鳖有防治癌症的作用。除药用外,日常生活中将鳖甲、鳖骨放入米缸,可防米虫孽生;鳖甲和鳖骨还是制造蚊香的重要原料。
  三、 出口创汇鳖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出口每吨冻鳖可换取外汇2~3万美元,为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水产品之一。  据报道:日本对鳖的消费量约800吨,该国年生产只有400吨左右,其余需从国外(主要是我国大际、台湾、朝鲜)进口。
  天然条件下野生鳖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底为泥质的江河、湖泊、水库、溪滚、池塘等淡水水域中,亦喜潜伏在岸边树荫底下有泥沙的浅水地带。是以水栖为主的两栖爬行动物。  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适于在僻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水质清洁、较为隐蔽的环境中栖息,具有喜洁怕脏、喜静怕声、喜阳怕风的栖息特性。
  鳖属冷血变温动物,它的生活规律和界温度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清明前后,当池水水温上升到15℃左右时,鳖从冬眠中渐渐苏醒,由潜伏的泥沙中爬出来活动,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便开始摄食活动。  炎夏季节,水温超过35℃时,鳖喜在树荫下或阴凉的水草丛中歇凉。
  秋天当水温降到20℃以下时,鳖摄食减少,代谢强度降低,15℃以下时停止摄食活动。冬天在水温降到12℃时,鳖则潜伏于水较深的泥沙中进行冬眠。正如民谣所说:“桃花水发爬上滩,三伏炎夏歇树间,九月重阳入水底,寒冬腊月钻泥潭”。
    因此鳖在常温下有一年一度的冬眠习性,冬眠期随地区而异,广东、海南等地每年约有4个月,湖南、湖北等地每年约6个月,而在东北地区每年在6个月以上。一般从农历寒露前后即10月份开始至翌年清明(4月份)才逐渐苏醒。
  冬眠时,鳖颈斜朝上,鼻孔稍出泥沙表面,两眼紧闭,不食不动,伏泥深浅与颈的长短相关,颈有多长,就伏泥多深。  冬眠期间几乎不用肺呼吸,主要是靠鳃样组织吸收水中的溶氧,维持生命活动。
  鳖在较长的冬眠期内是靠入冬前积累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基础代谢,因此在越冬后鳖体重一般要减轻10~15%,甚至20%,体质差的鳖越冬期间容易死亡。鳖性喜温,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鳖喜爬到岸边沙滩上或露出水面的岩石上晒太阳,进行日光浴,直到背甲上水份干涸为止,俗称“晒壳”,每天约进行2~3小时,在环境安静而无危险感觉时,晒壳时间更长。
    晒壳是鳖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为生理所需,通过晒壳,有利于迅速提高体温,及早开始昼间活动,也可覆强皮肤的抵抗力和灭菌除害。鳖主要用肺呼吸,必须不时游到水面,将鼻孔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常常身体不外露,以免遭敌害侵袭。
  出水呼吸的频率与水温有关,水温越高,呼吸越频繁,反之则低,一般3~5分钟呼吸一次。  鳖的耐水性较好,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中生活,夏天将鳖闷在水中,可保持2~10小时不死,其维持时间随个体不同而异。
  鳖性胆怯,警惕性特强,稍有惊扰,如听到水声,看到远处的人影便迅即逃入水中或潜入水底泥沙中躲藏起来。在陆地上生活时,一旦遇到危险,便将头颈部和四肢缩入壳内,以御外敌。  鳖相互之间咬斗非常凶狠,体弱的常被咬伤甚至咬死。
  鳖在受到其它动物侵害或在产卵时,也会主动攻击,因此人捉鳖时手常被咬住,并且“雷打不动”,其实这只是鳖出于自卫本能地攻击,只要将手连同鳖立即放入水中,它便会松口逃遁。鳖为杂食性水生动物,尤其喜食动物性食物,如鱼、虾、螺、蚌、蚬、蚯蚓、蝇蛆、蚕蛹、鱼粉、各种动物内脏等,臭鱼烂虾和屠宰场的下脚料也非常爱吃。
    在动物性饲料缺乏时,也吃甜菜、包菜、南瓜,以及大麦、小麦、黄豆、玉米、高梁等植物性饲料。幼鳖和成鳖摄食能力覆强,饲料需要量比较大。各地可因此制宜采用各种不同的饲料。如城镇附近可利用屠宰场、肉类、鱼类加工厂的废物和下脚料。
  渔区可利用下等小杂鱼,水产加工厂的废弃物。  江南一带可从湖泊、河流中捞取螺蛳、河蚌、蚬蛤等底栖动物,经加工压碎后作为鳖的饲料。有缫丝厂的地方可利用蚕蛹,这是一种高蛋白饲料,营养价值很高。
  另外,人工饲养蚯蚓,可繁殖蝇蛆,也是解决鳖饲料的有效途径。除投喂动物饲料外,还可投喂植物性饲料,瓜果、菜叶等。鳖贪食且残忍,一旦饲料缺乏,也会互相撕咬,残食,即使是卵化不久的稚鳖也不例外,在人工饲养时应引起注意。
    鳖是多次产卵的水生动物。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产卵最早时间在5月中旬,最迟是在6月上旬,产卵终止时间均在立秋前后几天内,而盛产期则在芒种到大暑之间。产卵一般在夜间10时以后进行。
  雌鳖爬出水面,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且无积水的树荫或草丝下,尤喜在松较湿润的砂粉土上挖洞产卵。  成熟的卵一次产完,若受惊动立即停止产卵。产卵完毕,即用后爪扒沙圭将洞盖没,然后用腹部将盖沙磨平、压实,不留明显痕迹。
  鳖的产卵季节因地区不同而异,我国华南地区为4~9月,华中地区为5~8月,华北、东北地区为6~8月。产卵盛期为6~7月。群体产卵历时最长可达98天。  就一尾雌性个体而言,其产卵期最短为22天,最长为73天。
  台湾、海南因气候条件好,亲鳖的产卵期长,从3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后10月结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加温饲养,经常日照处理,甚至可全年产卵。鳖属于一年多次产卵类型。一只雌鳖每年在生死季节一般可产卵2~3批,最多的可达5批。
    同一批鳖前后两批产卵的时间间距一般为15~25天,最短为10天,多至30天。其中以第一批卵质量最好,孵出的稚鳖当年生长期也最长。鳖在一年中的产卵次数、每次产卵个数、卵的大小与亲鳖年龄、个体大小、营养条件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年龄大,个体大,营养条件好的怀卵量多,产卵次数、产卵个数也多,反之则少,但个体太老,产卵量反而减少。
    一般一只雌鳖每年可产卵30~50个,每批的产卵数少则4~7个(最少只有2个),多则40个,平均为15~20个,雌鳖的大小不仅影响产卵数量,而且也影响卵的质量,大鳖产的卵多,卵的个体也大,且大小均匀。
  表1 雌鳖个体大小与产卵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雌鳖体重(千克) 年产卵次数(次) 年产卵量(个) 卵的个体重(克) 0。  5~1 2~3 10~40 3~4 1~1。5 3~4 30~60 4~5 1。
  5以上 4~5 50~80 5~7 亲鳖产卵与温度、气候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温度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亲鳖产卵季节的迟早和经历时间的长短及产卵的效果。鳖开始产卵的最低水温为21。3℃,气温21。  1℃,产卵的最适水温为28~32℃,气温为25~30℃。
  当水温超过35℃以上时,产卵量显著减少或停产。收起

2018-02-10 00:51:23
0 0
收起 提交
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

白甲鱼的池塘养殖模式是怎样的?

白甲鱼是一种适合于池塘、湖泊、水库集约化混养的鱼类。池塘...

甲鱼养殖如何投放饲料和选择饲料...

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

更多相关问题

相关栏目

加载中...

提问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 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