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老子思想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全部回答

2019-05-02

0 0
精神不灭,天地永存

2019-05-02

0 0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019-05-02

0 0
    老子的思想是大道的体现,虽然客观存在,但是很难把握。鄙人只想从能从浅陋的角度谈一下。首先,生死不是人们自己可以控制的,无论是吃药还是养生,而是有它们存在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出生了,就是出生了,死亡了就是死亡了,这是必然的,不要过度的高兴与悲伤。
  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加入人为因素了,那么人为因素在没有加入的时候就有其加入的必然性,虽然我们不知道。  就像在马路上的两辆车,相向而过,一辆可能来自新疆,一辆可能来自山东,也只有这一霎那的见面,然而这见面是必然的,在这个特定的时空。
  其它的时间都不在见面,也是必然的;再比如说一棵长在你窗外的树,这棵树可能在你来之前就存在了,你来了,和你相伴,这是必然的,你去其他地方了,别人来了,这棵树和这个人相伴,不再见到你,这也是必然的。
    看起来好像是人们的一切都是预定的,和个人的努力与否不相干,努力是必然,不努力也是必然,成功是必然,失败也是必然。其实并非如此,万事万物是必然的,然而在这必然当中,人心的修养是一种奇怪的力量,也就是人为的因素是组成必然性的一部分。
  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一个人去自胜,去强行,那么他是在遵循大道,大道是必然的方向控制。  顺应大道,则强,志是必然,逆道而行,则败,弱是必然。所以人心的控制是很重要的一环。
  如果这种对必然性有点感觉了,那么生死只是一种必然。大道不是说对某一种问题是怎么解释的,1、人类早期的生死观。 一切宗教(或哲学)的核心问题都是同一的,即:生命。其目的在于:超越有限、超越死亡,即所谓“生命永恒”。
    在原始宗教那里,这一命题就已经表现得淋离尽致了,它是在“灵魂不死”的认知下进行的。文献学和民俗学的资料均表明,灵魂观念在原始时代具有世界性。 2、灵魂观念产生! 原始人用它解释人的生、老、病、死,生命运动的生生不息,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全部活动。
    原始人认为,灵魂这种“小人”和其主人的身体完全相似,即灵魂因人的高矮胖瘦而分别具有高矮胖瘦的特征;人死后,灵魂变为鬼魂去了另一世界。 3、从此,原始人变得坦然起来。
  他们对一切问题都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死亡是不存在的,死亡不过是到另一世界去生活,好像只是换了一个生活环境。   死亡文化的“实用性”从一开始就被原始人正确地把握住了。
   二、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生死观 1、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是殷商的贵族,周灭商,受封于宋国,世居宋。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时,宋内乱,避乱,迁鲁。
  到孔子时,家道已败落。  鲁国是周公旦(周武王的四弟)的封地,号称“礼仪之邦”,古代的典章、文献极为丰富;而孔氏家族又具有殷商的文化传统,这些对于孔子成为一代思想家无疑受益匪浅。
   2、孔子以周文化(“周礼”)的继承者自居。儒家的最基本概念是“仁”。 (1)《说文》:“仁,亲也,从二人。  ”即是说,“仁”就是协调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一种境界,或一类行为准则。
  在“仁”的旗帜下,孔子学说的逻辑如此展开:一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人”;二是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理想社会,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圣王之治”。 (2)《礼记·大学》概括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人亦称之为“修、齐、治、平”功夫,或“内圣外王”之学。修、齐为“内圣”,诚意、正心亦为修身的组成部分;治、平为“外王”。其中,“内圣”是为了“外王”,“内圣”是“外王”的基础,而这两者的最完美境界都达到了“仁”。
  后来。 (3)《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便是具体展开了孔子“内圣外王”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儒学被称为“仁学”、“人学”,近世亦有人称孔子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3、儒家是从入世精神、仁学推衍出它的生死观,并服务于它的人格修养和社会治理。具体地说,儒家通过积极的人生实践,建立功勋和学说,造福于社会并扬名于后世,以此超越死亡,达成生命永恒。
     4、儒家的基本逻辑是:入世主义精神、仁学、人格修养、社会治理,它的生死观集中体现在“三不朽”信条中。因而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蓬勃向上的。 三、老、庄及其道家学派的生死观 1、老子道家的生死观 (1)老子,名聃(dān),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而长于孔子。
    老子曾做过周王室的史官,孔子年轻时游洛阳,曾向老子请教过“道”。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蕴含深奥,令历代学者叹服不已,后世累代有注释者。
   (2)两大基本内容:道的本体论,道的方法论。如果说孔子哲学的主要特点在于济世救民的话,那么,老子哲学的主要特点则在于思辨寻理。  老子和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深远影响相得益彰,实难分伯仲。
  道家是先秦哲学中反对儒家的主要派别之一。 (3)老子哲学的人生观、社会观是中性而略具消极色彩。《老子》五千言并未过多地谈到死亡、殡葬问题,但他却为道家后起者奠定了基调。 2、庄子道家的生死观 (1)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286年,与孟子同时或稍后,宋人(今河南商丘)。
    庄子淡泊名利,终生不仕,曾谢绝了楚威王聘为国相的请求。他或四方游历,或隐居著书,生活曾一度极为清苦,然自得其乐。现存《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七篇被认为是庄子原作,其它《外篇》和《杂篇》共二十六篇则多后起道家的托名之作,但基本上都反映了他的思想。
  庄子哲学皆假托寓言而阐明道家思想,想象力丰富,文风奇特、诡谲。   (2) 庄子持“元气论”的物质观。认为,人由“元气”聚合而成,气散则死,生生死死在无休止地转换着,如四时之运行。
  可是,人们却将“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其实两者是一回事,因为它们都是由气构成的,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故万物一也”(一,即齐一,一回事。  )。生命,不过是身外的尘垢“假借”而成,生、死就像昼、夜一样无穷地交替,“生之来而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见《庄子》的“至乐”、“知北游”、“达生”等篇) (3)在庄子看来,死亡不过是回归自然而已,生存倒像是出去走了一遭。庄子的殡葬观也是独特的。既然生死只是“气”的循环聚散,死亡是回归自然这个“巨室”,那么,殡葬就是多余的。
     四、墨子及其墨家学派的生死观 1、墨子,名翟,鲁国人。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原系儒门弟子,因不满儒家学说而另创一个对立的学派。
   2、墨子提出了一整套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对此可概括为:“兼爱”,要人们要普遍地相互爱护,不分亲疏;“尚贤”,推举贤才;“尚同”,上下同心;“节俭”,节约俭朴;“非攻”,反对诸侯各国之间的战争;“非乐”,反对沉醉于音乐享受等。
     3、墨子的生死观及殡葬观。它可归结为:明鬼、非命、节葬。它们构成墨家“非儒”(反对、非难儒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墨子提出了殡葬改革方案:“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
  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发泄于上,垄足以期(识别)其所,则止矣。  返,从事于衣食之财,佴(助,给)于祭祀,以致孝于亲。故曰:子墨子之法,不失为死、生之利者,此也。”墨子是迄今我们所知中国最早的主张“薄葬”的殡葬改革家。
   五、佛教的生死观 1、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出生于迦毗罗卫(今尼尔泊南部),其原名为乔答摩。  悉达多。
  其父为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他立为太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准备将来继承王位。 2、佛教在公元一世纪东汉初传入中国。佛教的原始教义是教人们斩断一切尘缘,包括对血缘关系淡薄、不事官府等。
   3、佛教是一种出世主义(和儒家积极的入世主义正相反对)。  它从纯个人的角度寻找人生苦难的根源,并提供解脱个人苦难、寻求生命永恒的道路。 4、佛教焚化尸体就源于对肉体、感官的鄙视乃至厌恶,因为它们是妨碍人们过一种清净无欲的空寂淡泊的生活精神的“涅 般木 ”境界的障碍。
  但高僧的经焚烧后骨头称为“舍利子”被保存下来,供信徒们瞻仰。   六、儒家和佛教的最根本区别 1、儒家建立在对生命热爱的基础上,因而产生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强烈的使命感。
  也由于热爱生活,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子女对父母也就有了“孝”即报恩的义务。 2、佛教则建立在人生苦难、厌倦生命的基础上,因而采取了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社会责任感极其淡漠。  既然生存充满着苦难,“苦海无边”,那么,对生育自己成人的父母也无须承担“孝”之类的义务了。
  明清的法律规定,僧人必须拜父母,祭祀祖先,为父母服三年丧,否则,杖一百,令还俗。这就是不承认出家人有放弃对父母此类义务的权利。 佛教能在中国得到传播,与它自身受到了一定的“改造”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受到儒家“忠”、“孝”的影响,其次是与中国传统的偶像崇拜、民间迷信相结合,逐步成为了“中国化”的佛教。老子是历史上最难定义的人之一,他的生平事迹就如同他的思想一样,玄妙不可言,神秘又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成为了道家的甚至是先秦哲学的一道标杆,在众人的眼里老子是神一般的存在,而在老子自己眼里,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段话出自《道德经》,这部书又被称为《南华经》,老子在开篇第一章就阐述了”道“这个词。
  纵观,老子的整部书极其思想的精髓就是”无为“如何评价老子本人及其思想 老子最后怎么死的如何评价老子本人及其思想 老子最后怎么死的。    ”无为“、”道“作为老子思想的核心,谈起来有点虚幻,我们后世人所理解的”无为“或许就是无所作为,无须作为,只要坐着就有所成果,其实,这完全跟老子的所说的相违背。
  老子所说的”无为“和我们后世理解的有本质区别。”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要想到了解到”道“就要付出实际的行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有为“和”无为“相辅相成。
    后代对于《老子》的态度,有利用,有亲附,有讨好,有抹黑,有不屑,有敬畏,但是老子本人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世间的纷扰他都了然于心。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法律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