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两翼夹攻苏联,莫斯科会不会失守?

在二战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如果日本倾力去支援德军,两翼夹攻苏联,莫斯科会不会失守?看过有关资料讲当时德军兵临莫城之下,苏军已汲汲可危。正是因为日本没有从东线给苏军增加任何压力,所以才使苏军由东部防日军的部队中抽回精锐主力,促成了莫城保卫战的胜利。历史不容假设,但如果假设一下,德日倾其全力去攻苏联,二战结局会不会改写?

全部回答

2007-07-29

0 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后,随即将那里变成了侵华反苏的基地。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面向抗战中的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一面在苏联、蒙古与我国东北交界地区部署重兵。
  于是日苏两国在中苏边境剑拔弩张,不断发生冲突。 1937年6月,双方在乾岔子岛发生冲突,日军击沉了一艘苏军炮艇,而苏联由于国内正在进行大清洗运动,没有对此予以报复。  1938年7月,双方又在张鼓峰发生冲突,在付出巨大人力物力损失后,苏军取胜。
  通过这两次军事摩擦,自命不凡的关东军参谋们得出结论:苏军的素质低下,远远不是精锐的关东军的对手,日军只要给俄国人一点颜色,就能让他们乖乖地后退。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日军越发肆无忌惮地在边境制造事端。
     1939年4月,“战争扩大派”的代表人物东条英机成为日军中真正的实权人物。他对苏联政府支援中国抗战极为恼火,认为有必要整一下苏联,逼迫其中止对华军援。根据东条英机的设想,日本关东军将对中苏蒙边境地区发动一次突袭,以消除苏联在蒙古的影响以及对伪满洲国的威胁。
     1939年5月11日,蒙古军队在距海拉尔以南约200公里的诺门坎地区(位于今蒙古东方省的中蒙边境)与伪满军发生冲突。15日,驻海拉尔的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向蒙军发动进攻,冲突规模逐步升级。
  日军仗着有装甲部队和重炮,在冲突中明显占了上风。他们侵入喇嘛庙一带,并就地构筑工事,扩大战果。  关东军企图利用这一契机永久占领哈拉哈河东岸有争议的大片草原。驻蒙苏军根据苏蒙同盟条约,出动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一个炮兵营前往边界,援助蒙军。
  妄自尊大的关东军认为向苏军显示实力的机会到了,便在诺门坎地区大规模集结兵力,准备给苏军以重创。 名将朱可夫临危受命 日本在诺门坎地区发起的挑衅令斯大林感到有些费解。  日本人究竟想干什么?这是不是对苏开战前的试探?他意识到必须当机立断,挫败日本人的野心,稳固苏联的远东边界。
  5月21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到克里姆林宫,想让这位名将出马,狠狠地教训日本军队。 朱可夫曾在1938年被斯大林派往中国,担任驻重庆的苏军首席军事顾问。  他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侵华日军的作战特点,颇有心得。
  朱可夫知道苏军拥有的重型武器装备决不亚于日军,且苏军的主战坦克、自行火炮与歼击机的作战性能已稍超过日军,只要指挥正确,定然能夺取全胜。 朱可夫欣然接受了要他出任驻蒙古的苏军第一集团军司令的任命,并向斯大林提出了要求,那就是统帅部务必在一个月内从南欧、外高加索与白俄罗斯抽调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炮兵师开赴诺门坎前线。
    此外,朱可夫还要求火速增加三个航空兵师和四个机械化防空炮团。斯大林同意了。次日,朱可夫就带着参谋长等随行人员飞赴伊尔库茨克,再转飞往贝加尔苏军司令部调兵遣将,约见蒙军将领,共同研究作战方略。
  在诺门坎地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日军发动奇袭,妄图攻占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日本方面也在继续为扩大战事作准备。  5月30日,日军参谋本部将第一飞行联队编入关东军,以加强空中打击力量。
  6月中旬,日军大本营又正式批准了关东军扩大使用兵力于诺门坎地区的权限,任命关东军副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将为前线总司令。他是日军高级将领中“北进派”代表人物之一。这回,荻州立兵认为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他向军部首脑们保证:只要后勤补给充足,定可在一个月内解决战事。
     1939年6月下旬,日军参谋总长武藤指示:“地面战斗行动,大致应以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为界限。”这就等于批准关东军可以超越边界争议地区,进入蒙古内地作战。紧接着,日军前线部队的援兵陆续到达,参战部队除第23师团外,还有第7师团主力、第2师团以及第4师团和关东军直辖的全部炮兵。
    为减少日军的伤亡,荻州还调集两个旅的伪满军队开到前线。他们的装备尚可,但官兵们士气低落,都不愿意为日本主子充当炮灰,又不敢抗命。荻州只好下令让这两个旅的官兵挖壕沟地洞,运送军用物资。
  7月1日,日军出动百余架轰炸机,在零式战斗机的护航下,轰炸了苏军和蒙军的后方基地等重要目标,大战正式拉开序幕。   苏军诱敌深入,日军损失惨重 1939年7月1日下午,荻州接到航空队指挥官发来的电报。
  他得意洋洋地告诉幕僚们:“空军将士们干得很出色,他们已击毁苏蒙军的一系列重要目标,兵站、粮库、军火库都燃起了大火。尤为值得庆贺的是苏军两个飞机场都完蛋了,飞行员们从空中望见苏军多架飞机被炸得起火爆炸。
    ”野村参谋长等人用劲鼓掌,众人又振臂欢呼。 当日深夜,关东军第23师团主力渡过已退潮的哈拉哈河,攻击了苏蒙军队的两翼。苏蒙守军似难支撑,且战且退。日军乘胜前进,却没料到中了朱可夫的“诱敌深入”之计。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成千上万的日军遭到苏军的远程重炮和坦克群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到哈拉哈河东岸。  接下来的是草原上的拉锯战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双方各出动几百辆坦克,在草原上激战。
  最终,日军大败。近二百辆坦克与百余辆自行火炮被苏军性能优良的主战坦克击毁,数百名坦克手战死,关东军吃了大亏。在激战中,苏军飞机频繁出击,炸毁日军几处炮兵阵地。 原来,朱可夫采用的是“后发制人”战术。
    他在开战前即令苏军制造假象,以百余架木制飞机模型冒充战机。苏军几百架参战飞机则躲入日机航程之外的伊尔库茨克等地的地下机库,伺机反击。上当的荻州损失惨重,只好向军部请求增援。
  7月25日,日军又紧急抽调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出关参战,同时做好调用华北方面军第14师团及2个野战重炮兵联队参战的准备。  朱可夫运筹帷幄,沉着应战, 击退了日军的反扑。
  8月中旬,在强大的航空兵掩护下,苏军坦克部队开始反攻,日军全线溃败,其中第23师团被苏军坦克群包围,许多联队指挥官在绝望中切腹自杀,被苏军坦克碾死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 在这次大战中,苏蒙军仅伤亡6000余人,损失飞机78架、坦克113辆。
    日军则伤亡逾5万人,光是战死的就有2万余人,装备损失是苏蒙军的5倍。 诺门坎战役确保了二战中苏联东部边境的稳定 1939年9月15日,日本被迫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诺门坎协定》,规定双方立即停战。
  为追究责任,日军大本营在战役后期撤换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陆军大将、参谋长矶谷廉介陆军中将;战后一个月内又陆续免去了参谋本部次长中岛铁藏陆军中将、作战部长桥本群陆军中将及关东军司令部作战部长和所有作战参谋等将佐的职务,关东军内的对苏“强硬派”几乎被一扫而光。
       诺门坎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让日军看到了苏军的强大战斗力。这场战役树立了苏军对日军的心理优势,也奠定了苏联远东边境地区的稳定,它也是日本放弃“北进战略”,未敢与希特勒联手从东方进攻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使得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精力对付纳粹德国,从而迅速扭转了战局 。

2007-07-30

84 0
    1、欢迎大家研究一下二战有关的情报书籍。特别看一下左尔格和山本的书。其中山本书可以看到山本对偷袭的看法。 2、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几个间谍,其中左尔格提供了日本将南进而不是东进苏联的确切情报。
  海军的思想占优势了,在情报基础上,日本偷袭美国后,苏联乐了,全力在西线进攻。     3、日本不进攻苏联,原因很多,主要的有:1、张古峰、诺门坎两仗把日本人打怕了;2、东进将面对大面积的西伯利亚,后勤困难;3、侵略中国东北后,美国已经在战争资源上卡日本人,日本人急于南进抢夺石油、橡胶等资源。
   4、从另一个侧面能看到日本很忌惮苏联,左尔格被捕后,日本从侧面征求过苏联意见,如果苏联强要左尔格,日本可能会交人,但是苏联没有理会(左尔格的市民已经完成,他没有价值了),日本人才处死他,苏联放弃了左尔格,这就是国家政治。
  

2007-07-29

80 0
首先,苏联在远东驻有相当规模军队 其次,在二战前的哈拉哈河战役,苏军已经把日军吓破了胆,特别忌讳苏军的装甲部队。开战后日本几乎所有的精锐师团都在中国,根本没有拿下苏军的把握。 第三,中国前线吃紧。抽出宝贵兵力去占领远东“不毛之地”,有本末倒置之嫌,毕竟日军的首要目标是灭亡中国。

2007-07-29

78 0
  不会,苏联早就做好了日本会参加对苏战争的准备,当时斯大林迟迟不肯调远东军队就是因为这个,日本如果在德国攻占莫斯科之前进攻的话(当然除非日本人是傻子)那苏联将先解决日本,对德国只是防御,撤出莫斯科,撤到古比雪夫去,对日则集中远东的优势兵力对日本远东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占领日本控制的中国东北和华北,然后在回师打德国,结果是一样的,只是苏联会承受更大的损失(无论德国打到哪里,苏联的寒冬都会到来)让德国占领更多的地方罢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