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巴金书籍家春秋的知名度

全部回答

2007-04-25

0 0
    最近因为心理苦闷、寂寞、太多的不如意而读完了这部作品,心理起伏比较的大,大概是题材中的一些人物和我有太多的共同点以及家庭制度也是那么相似,我有时候在想中国的封建思想、制度毒害要到几时熄灭,我们这一代还不够还要继续延续吗? 看《家》,虽然仅仅看了几页,但是一个简洁、明快、大气的笔触已经跃然纸上了,景物的描写,对于月光的注释,令我耳目一新。
    没有家长里短的叙述,有一种大家庭子弟的眼光,比较脱俗,我可能不喜欢觉新,但是我有点漠视觉新,有点漠视自己平常的处事如此的类似,巴金在觉新身上投入弄笔重墨,不管是他处理事务也好,还是他的感情生活,觉新的身影总在读者的眼前挥之不去,而且有时候搞得读者胸口发闷,对于自己一个恨的人这样牵挂,简直是一种折磨,巴金的觉新,自然成为文学人物里面一个经典形像象,语言描写平中出奇。
    在日常生活对话中,巴金笔下人物的语言中规中矩,和人物的身份,性格比较合拍,而发生冲突时的语言刻画,令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可恶的觉英和淑华的对话,觉民和克安的对骂,让读者为正面人物的命运牵挂,恼恨反面人物的语言,写活了。
  不过我觉得,对于觉民的心理活动,语言描写,特别在平常的叙述中,有些理想化,少了生活的积淀,不是微笑就是冷笑,略显脱离生活,和觉慧比较起来,差异性不大,看完《秋》后,差不多就会把觉慧忘掉,让觉民弄混了,语言的描写不够鲜明。
    景物描写。一件事情,只要提上一千遍,那人们肯定记住。高家的大花园,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厌其烦。人是怀旧的,巴金的笔,景物描写也没有脱离开这个令他感伤的地方,好像我们现在的“忆童年”,不同的人不同的写法,巴金的年轻的眼睛,到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关于月光的描写,关于人物。
    我有种说法,男人女人。从思想性和道德性来看,巴金比较同情女人。从三兄弟的眼睛里面,除了那几个姨太太以外,都是好女人,特别是自己亲属,这也难怪,感情发挥作用。围绕着觉新的几个表妹,表姐,老婆,丫环,一时间,被善良的女人们包围了,让男读者们垂涎欲滴,乐不思蜀。
  恨不能冲进小说,替代觉新的角色扮演,好好的享受那几段错过的缘分。  而周伯通们,郑国光们,克明们的描写,在巴金自己的嘴里说,是重点刻画的人物,是对立面,他们的角色,并非无足重轻,正是这些人决定了人物的命运,通过巴金的笔,一个个面目可憎,死守礼教的“坏男人”们,用他们的手段撕扯着读者的心理,这种折磨,才令人印象深刻。
   我读完这本书有一个多月了中间又看了几本书,我本性比较的懒惰和不喜欢动脑子,最厌倦的就是挖空脑汁的也抠不出几行字,但最近心理有个结在俳徊,原来是想写点什么了,写完后我的心理好舒服好平静这种感受就像吸到第一口母乳的时候那么安静、安逸。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