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见色起意还是见色起异?

全部回答

2007-03-15

0 0
    我想最早应该是“见色起异”,后来被人误用成“见色起意”了。 就想“乐此不彼”和“乐此不疲”一样。以下是我的一点拙见。 从“乐此不彼”到“乐此不疲” 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刻在动物骨骼上的,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
    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渐渐形成了现在的文字。我国的文字是一种艺术,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尊重这些智慧的结晶。 我国的文字实在是很复杂,一个字添一笔或去一笔就会成为另一个字,或者几个字一组合也会成为一个新字。
  没有人敢说认识所有的汉字,这样就出现了念白字或写白字的情况。  但是知道的人应该指出这些错误,不要玷污先人们的智慧。 乐不思蜀的典故大家肯定都知道,说的是蜀后主刘禅只知享乐忘了匡复汉室,可以说是只知道做这个,忘记了干那个。
  这样就有了一个最恰当的词“乐此不彼”来形容他了。 “乐此不疲”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被应用的已经无从考证了,更不知道是如何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之堂的。  不过有个说法道是很有可能:领导把“乐此不彼”念成了“乐此不皮”,书记员虽然知道又不好说出,便绞尽脑汁的想出了个“乐此不疲”。
  
  虽然出身卑贱,不过在使用频率和场合上却远远高于“乐此不彼”,真教人有些无奈。 为了对本人的支持,为了对先人们的尊重,为了体现您的文学修养,请使用“乐此不彼”。   本文摘自 。

2007-03-15

435 0
两个都对。 见色起意(歹意) 见色起异(异心) 出处:去百度里面搜索这两个词语即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