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好书并做简单介绍越杂越好
1。《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童道明,1937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
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论文集《他山集》、
专著《戏剧笔记》与随笔集《惜别樱桃园》。 他认为《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
明静悄悄》是两部超越时空的作品。
《恰巴耶夫》时前苏联的“红色经典”,是一部有希望超越时空而长存的作品。它的最大价值是它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俄罗斯性格,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洋溢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作品。
小说对传奇英雄恰巴耶夫有这样的描述:“恰巴耶夫性格上的特点是剽悍和骁勇……他与其说是自觉的革命者,倒不如说是一个狂热...全部
1。《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童道明,1937年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
会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论文集《他山集》、
专著《戏剧笔记》与随笔集《惜别樱桃园》。
他认为《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
明静悄悄》是两部超越时空的作品。
《恰巴耶夫》时前苏联的“红色经典”,是一部有希望超越时空而长存的作品。它的最大价值是它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俄罗斯性格,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洋溢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作品。
小说对传奇英雄恰巴耶夫有这样的描述:“恰巴耶夫性格上的特点是剽悍和骁勇……他与其说是自觉的革命者,倒不如说是一个狂热的革命者。初看起来,他过分好动,老想变换环境,然而,他是农民起义队伍里一个多么独特的人物啊,是一个多么光彩夺目的形象啊!”
“恰巴耶夫这样的人是很容易相处的,而且能够处得很融洽,但是他说翻脸也就翻脸。
嘿,他一发脾气,就大吵大闹……过了一分钟,气消了,反而觉得有点难受。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开始回想,思考自己方才作过的事情……只要一认清楚,他就主动退让。”
电影《恰巴耶夫》里主演恰巴耶夫的演员巴博契金解释他扮演的这个人物时,也突出了他的民族性格的底蕴。
他说:“恰巴耶夫像是从俄国历史的深层掬取了自发的叛逆性格……恰巴耶夫像是穿过时代的密林,接过了俄罗斯人民英雄的接力棒。”
小说的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富尔曼诺夫的确像他自己所说的,“如实地描写恰巴耶夫,连他的一些细节,一些过失,以及整个人的五脏六腑都写出来。
”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仅用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上,也用在对于战争的表现上,因此小说的基调富有一种崇高的悲壮感,即便是抒情的段落也不失悲剧色彩。
如小说第六章描写战友们送别恰巴耶夫的一个场面——告别的喊声,淹没在飞扬的朦朦雪尘中。
人们站在台阶上,一双双眼睛,就像一面面镜子,闪烁着惜别的痛苦。有的人尖声地喊着,有的人啪啪地甩着马鞭,有的人把帽子抛到屋顶那么高……台阶渐渐地隐没在歧怆的悲痛和雪堆中……
《恰巴耶夫》问世于1923年, 作者富尔曼诺夫(1891-1925)曾当过恰巴耶夫的政委。
1934年瓦西里耶夫兄弟把小说拍成电影,电影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影响。鲁迅先生曾在上海看过这部电影,那时的译名叫《夏伯阳》。影片的巨大成功于导演和演员的功绩大有关系,但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小说原著的文学基础。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
但是,如果没有原著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具体的生活原型,不过实际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牺牲的五个战士是男兵,而导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称女兵,便尖锐地提出了“战争和女人”的冲突。
电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场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镜头,我们在公映时把这整场戏都给删掉了。
一位著名的老实人惊讶地说:这简直是艺术奇迹,全裸的女人镜头全然不使人产生“黄”的感觉。
这个艺术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因为作家是在一个圣洁的思想指导下写下这个场景的。请看小说中的描写: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们在更衣室里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女兵,像瞧什么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
“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儿!”
“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
……
“不走运的女人!”基梁诺娃长叹一声,“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军装——这比死还难受。
”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显现女性身材的军装给埋没了!而当五个女兵一个一个地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搏斗中牺牲的时候,对于五个女兵的安全负有责任的瓦斯科夫准尉发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鸣:“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这些男子汉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亡呢?”
小说把像契诃夫这样的俄罗斯作家曾经表现过的“美的毁灭”的经典主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了新的发挥,也因此凸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潜在的反战主题。
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张扬。垂死的丽达就是在听了瓦斯科夫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
而小说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描述, 读了也令人荡气回肠—— “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寇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背后, 仿佛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
”《恰巴耶夫》的中文译本不止一个,由郑泽生等翻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我国有几个中译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陵同志翻译的,于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它的译文流畅自然,值得一读。
2。关于《京华烟云》
林如斯
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
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
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
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
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
泪,必至文也。
”有情感又何妨。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
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
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
《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系中国的书,不如
一本道地中国书来得有效。关于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
犹如请你进去,登堂入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
快,愤怒。
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此种宣传是间接的。书中
所包含的实事,是无人敢否认的。
然此小说实际上的贡献是消极的,而文学上的贡献却是积极的。此书的最大的优点不在
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
义。
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
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
为人生,何为梦也。而我乃称叹叫绝也!未知他人读毕有此感觉否?故此书非小说而已!或
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
小说给人以一场大梦的印象时,即成为伟大的小说,直
可代表人生,非仅指在二十世纪初叶在北京居住的某两家的生活。包括无涯的人生,就是伟
大的小说。
全书受庄子的影响。或可说庄子犹如上帝,出三句题目教林语堂去做,今见林语堂这样
发挥尽致,庄子不好意思不赏他一枚仙桃罗!此书的第三部题为“秋季歌声”(即第三个题
目),取庄周“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生死循环之道为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
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
故第三卷描写战争,可谓即描写旧中国的衰老,就是新
中国的萌芽。故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等语。
又有一段论人之永生与宝石之永生,我认为非常重要。
可说人之永生是种族的,而宝石
的永生是单独的,木兰游观始皇无字碑那一段尤说得详尽。那一块石头无情无感,故永远生
存,人为有情之动物,故个人死去而家族却永远流传。有人说这不过为要充满人求永生之欲
望,强为解释,但我说有深道理在内,非妄言也。
木兰的生活变迁,也很值得研究: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后变为村妇,过幽
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父亲
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木兰是父亲的理想女子。
书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此书内可以看见旧派人物慢慢的消灭,新
式的人物跟着出来。代表最旧的是牛夫妇,曾老爷;代表新的是环儿,陈三,黛云。祝你们
胜利!
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却有许多奥妙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
西洋人看书比较粗
心,也许不会体悟出来。中国奇特的心理,非中国人不能了解。又如书中谈《红楼梦》之
处,当然非未读《红楼梦》者所能欣赏的。也有几处讽刺某一派人,也得中国人才能领会。
一九三八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
《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
最初两个月的预备全是在脑中的,
后来开始打算,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了出来。几样重要事件也记下
来。自八月到巴黎时动笔,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搁笔。其中搬迁不算,每晨总在案上著作,有
时八页,有时两页,有时十五页,而最后一天共写了十九页,成空前之纪录。
其中好多佳话
或奇遇,都是涉笔生趣,临文时杜撰出来的。
父亲不但在红玉之死后挥泪而已,写到那最壮丽的最后一页时,眼眶又充满了眼泪,这
次非为个人悲伤而掉泪,却是被这伟大的民众所感动,眼泪再收也收不住了。
作者写得自己
哭了,怎么会叫读者忍着眼泪咽下去呢?
《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闭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
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3。
另一个角度看《红与黑》
红与黑究竟代表着什么?通常,人们都以为书名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而我倾向后者。
红与黑是以描写爱情为主线的,因此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爱情小说”,但是,它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在于该书对人物心理细致的描述,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人物更深层意识的活动,后世有人称之为“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是一首“灵魂的哲学与诗”。
小说中交织着情与欲,于连正是通过与两个女主人公感情的纠葛,达到爬入上层社会的目的,他没有真正的爱过她们,而是利用她们的社会地位达到自己的欲望。第一次看这本小说认为于连是一个卑微的小人,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出卖爱情。
但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对于连的看法多少有些改变,痛恨之余多了一些同情。
作为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作为一个没有权势的家庭教师,他是不甘于现状的,他一心想成为上流社会的人物,但是在那个等级观念分明的社会里,他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地位对上流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那么,他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惟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还算英俊的面孔和所学的一些知识,还有他的年轻他的胆量。虽然这样的做法被人所不耻,最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却遭到砍头的结果。但是,他这种精神可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
只有不甘平凡的人才想着去改变,就像攀登山峰一样,如果你站在山角下观望,是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光的,只有不懈的努力登攀才有可能登上高峰。我始终认为勇于攀登的人总比裹足不前的人更值得赞美。
有的时候也想其实于连的死也算是壮烈了,在司汤达对笔下的于连也有着一种同情的意味。
在写了于连被砍头以后,不是暴尸荒野,而是由玛特尔小姐抱着他的头颅,穿着黑色的丧服,这一切好像给于连一个完整的结局。一个人曾经为自己的目标拼搏过,不成功也成仁了,应该也是个英雄吧。
4。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
《简·爱》(1847)是一部自传成分很浓的小说,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甚至许多生活细节,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验。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
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
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简·爱》写于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
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由此进人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
《简·爱》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
小说中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的那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强烈地透露出她的爱情观。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大胆地爱自己所爱,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所爱之人还有妻子的时候,又毅然离开她所留恋的人和地方。
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至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在当时不同凡响,对英国文坛也是一大震动。小说的虚构结尾,描写简爱获得一笔遗产,回到孤独无助的罗切斯特身边。
这一情节虽然值得推敲,但是它显露出作者的理想—女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以及家庭中的独立平等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移。
在写作风格上,夏洛蒂也独树一帜。她文笔简洁而传神,质朴而生动,加之第一人称的叙述语言,使得小说贴近读者,贴近现实。
同时,小说又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特点,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气质。作者在叙述中自然地使用了梦境、幻觉、预感和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小说的“自然”境界扑朔朦胧,情节扣人心弦。
在当今文坛中,有人批评小说缺乏对社会现实更理智而深刻的分析。
在对疯女人的描写中,过多地追求“哥特式小说”的神秘气氛而减弱了表现现实的真实性。在对牧师圣约翰的描写上,美化他献身基督教的传道事业,而掩盖了殖民主义者文化侵略的性质。小说中所表现的这些局限性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受作者本人的阅历所限(她只活了39岁),有的是因作品本身形式的特点而定,而有的则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所至。
总之,一百多年来,《简·爱》的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成。它至今仍然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书。
5。《哈利·波特》现象
《哈利·波特》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都说如今已是网络时代、读图时代了。
但令人费解的是,在一片“纸媒介行将消亡”的哀叹中,一部数百万字的文学读物竟能风行世界,使千百万少年儿童“我为书狂”,这部奇书就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据报道,《哈利·波特》的前4集已在全球发行1.92亿册,英国专家预言,不久将超过《圣经》的发行量。
《哈利·波特》系列第5集《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也已于今年6月21日零时在全球同步上市,光在美国,这一天就有40万读者参与了午夜购书活动,该书全球首日销量达500万册。现在,这部书的网络译本已在网上出现。
哈利·波特,一个骑着飞天扫帚、戴着圆形眼镜的英俊少年,到底以什么魅力征服了全球读者?J·K·罗琳,这位当年穷困的单身母亲、如今英国女性首富,到底用什么魔法掀起了网络时代的阅读风暴?
为儿童争取“符号权力”
这个世界,说穿了实际上是由强者主宰的世界,强者不但掌握着资源,而且控制着“话语霸权”,而弱者则无能为力。
在所有弱势群体中,儿童是最无能力、最无发言权的弱中之弱。儿童精神生命成长所需要的一切符号,都是成年人生产和提供的。现代社会虽已拥有“儿童本位”、“发现儿童”、“解放儿童”等先进观念以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全球性的文明规范,但在实际行为中———尤其是在司空见惯的儿童文学、儿童读物的生产和传播中,人们发现,大量的符号实际上并不契合儿童的接受水准(过高或偏低)与阅读需求。
世界儿童文学史、文化史早已证明,那些真正能为儿童所接受、所喜欢的读物,都是站在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代儿童发言,替儿童说话,也就是为儿童争取“符号权力”。《哈利·波特》之所以能征服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少年儿童,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纵览全书,我们发现,J·K·罗琳是站在维护儿童权利的立场来塑造哈利·波特的。这种写作立场突出体现在两个世界的对比:在现实世界即书中的“麻瓜世界”,哈利是一个备受歧视、打击、无助的弱者;而在幻想世界即书中的魔法学校,哈利被压抑的身心得到了彻底解放,他成了另一个人,自由,快乐,开心,有关爱自己的校长和老师,有好同学、好朋友,有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魔法活动———书中的“魔法”实际上是指能满足儿童幻想、想象与释放欲望的各种游戏,如飞行、在半空打魁地奇球、力大无比、变化等。
更重要的是,哈利作为一个人、一个儿童应有的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在麻瓜世界被无理剥夺的生存权、安全权、参与权、知情权、受教育权,尤其是儿童的发展权,都一一赋予了他,在麻瓜世界被视为“不祥”的东西,在魔法学校都被颠倒了过来,成了哈利的光荣和骄傲:他是在父母被巫师界中的邪恶力量杀害后成为孤儿的,这一非凡经历与出众的小巫师本领,使他成长为能与世间第一恶魔伏地魔单独较量的少年英雄。
一个从碗橱的灰暗命运逃身的弱者,以他的冒险历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契合儿童的思维特征
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成人思维模式而与原始思维同构对应的特殊思维,即“儿童—原始思维”。
它导致儿童产生诸如泛灵论(万物有灵)、人造论(万物皆备于我)、前因果关系、任意结合的逻辑思维等观念,使思维具有形象性、同一性与生命性的特征,不受人类社会文明规范的束缚与制约,年龄越小这种特征表现得越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儿童特别喜欢童话、神话故事的原因,也是儿童为什么对充满魔幻、神怪等艺术因素的《哈利·波特》如痴如狂的根本原因。
《哈利·波特》是一部西方最古老的童话题材,即有关巫师与巫术的故事。
J·K·罗琳巧妙地把它移植到现代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校园生活场景中展开巫术故事,在充满悬念的进程中展开主人公的命运搏击与精神成长。全书从头至尾充满了天马行空、奇妙无比的丰富想象,营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第二世界”:伦敦“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对角巷的破釜酒吧,魔法学校里有会说话的院帽,三个头的大狗,带翅膀的钥匙,会飞的本子,照片里的人会自己眨眼,伏地魔的一丝阴魂隐藏在日记本里,曼德拉草是一些小娃娃,能使人起死回生的药水,复方汤剂能把你变成另一个人,还有巨龙、金蛋、魔眼、冥想盆、咒语、魔杖等等,而最使儿童着迷的是哈利跨下那把飞天扫帚,与在半空比试的魁地奇球赛。
荒诞、变形、夸张、幽默、搞笑、魔幻、时空错位、任意组合、非物性、非逻辑性等童话文学的艺术要素,在《哈利·波特》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所有这一切,都恰到好处地顺应和满足了儿童思维的特征。
我曾问过一位家长,为什么她的孩子那么喜欢看《哈利·波特》?这位家长的回答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十分到位:“小孩子在现实中想干干不了的事,在《哈利·波特》的幻想世界中都能实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