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1。这首诗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后两句呢?后两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作者对后一部分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全部回答

2005-02-13

0 0
    史学家剪伯赞赋诗曰: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前二句说的是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事件。 西汉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战争的物质条件。
  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认识到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骚扰,所以下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委派卫青、霍去病指挥西汉军队打败匈奴,从此,匈奴大规模的南侵已经不可能。
   后两句说的是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的故事。 古人猜想昭君出塞的凄苦形象:红斗篷,抱琵琶,千里征尘,步步徘徊。现代却肯定昭君出塞的积极和正面意义,因为她是自愿的,尽管前提是入宫后的孤苦。  更因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