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请教: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之医学方面

求找:关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之医学方面的文字 图片 影视资料等均可. 拜托了 谢谢了

全部回答

2006-10-02

0 0
    由于在中国有中医中药,中医中药是有人信有人不信,信则灵不信则不灵,迷信成分不少。在此陪衬和对比下,西医西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已经深入人心,存在决定意识,老百姓中才会产生“西医治疗三件宝,吃药打针加开刀”之类的民间顺口溜。
  然而当我们进入和前进在21世纪的时候,西医三件宝出现了问题,越来越不灵了。  最为严重的发现是,西医西药日益暴露的问题是靠其本身发展所解决不了的!在工业时代建立的西医西药理论和实践体系之根基以前虽看似坚实完美,现在开始动摇,旧的西医西药大厦将会在知识经济和健康时代的暴风雨不断冲击中倒下!一个以全新医学模式建立起来的,与环境自然和谐发展的,用网络技术与客户信息互通的,真正体现“治未病”预防为主的个性化满意服务新医学体系将伴随着健康时代的知识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觉悟提高而迅速倔起。
     21世纪是健康时代,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提出的医学发展口号:health for all by 2000。我从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要提这个口号?21世纪为什么命名为“健康时代”而不是大家更容易明白的“高科技医学时代”?2002年和上海社科院的朋友讨论,他们也提出“健康时代”难以理解。
    21世纪还也称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后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等,都能反映21世纪区别于其他世纪的时代特色。唯独健康时代不太清楚,难道20世纪就不讲健康?历代君王谁不想健康?就是在天下大同的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不也表达了当时人民和时代对健康的追求吗?后来我应邀去参加学术演讲,具体分析21世纪医学健康的发展时代特征,解说为什么是“健康时代”而不是“高科技医学时代”的五点理由。
     据我个人初步研究和不成熟理解,21世纪不是“高科技医学时代”的最大理由是高科技医学本身的发展不能解决21世纪面临的健康和医学问题,而将21世纪命名为“健康时代”则是有充分理由和根据的。
  下就五个方面逐一简述: 一、 社会老龄化的现实 国内外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1世纪社会进入了老龄化。  老年人特别需要健康,“老龄化时代”成为“健康时代”体现21世纪时代变化的特征之一。
  老龄化时代当然有越来越多的老年病,而这个“老年病”动摇了西医严密的诊断逻辑体系,给临床治疗原则也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和分歧。 以我本专业的西医骨科为例,“骨关节病”是骨科门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骨关节病指骨的老化退变,病人感到关节疼痛,医生检查有关节的肿大变形和功能活动障碍,X片表现有骨赘(俗称骨刺)和关节间隙减小消失。有主诉、有体征、有X光的病理结构改变的证明,当然是“病”。
  以前我们在70-80年代学习西医“骨关节病”觉得天经地义,非常科学,不容质疑。  然而,随着自己学识的增长和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发现其中的科学理论和治疗依据都是大有问题的。首先,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拍片个个都有骨刺,难道老年人全部都是病人?同时有太多的老年人在拍片时发现骨刺而并没有关节疼痛,那应该如何解释病理结构改变和临床症状的不符?这样的情况需不需要进行治疗?目前西医理论和判断标准还没有变,但临床实际已经在变。
    没有经验的骨科医生,一看X片就开止痛药,还和病人讲关节已经变形,“眼中钉、肉中刺”现在不痛以后也会痛,这种说法可能仍然是有理论根据的。而有经验的和负责的骨科医生则会安慰病人,这样的年纪有骨刺很正常,不痛就用不着处理,痛也不一定是骨刺造成的。
   我和77届的同学、浙大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主任夏强教授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老龄化(aging)究竟属于病理还是属于生理?这个答案现在国内和国际都没有统一,以前放在病理里,现在很多开始转到生理来讲。
    病理问题可以用西医的“三件宝”处理,而对生理问题应用“吃药、打针、开刀”非但没有任何效果,只能增加副作用,化钱买受罪。老年病越来越多了,而传统西医对老年病却越来越讲不清楚了!我们研读一生的西医之科学性已经不能适应“骨关节病”等情况的临床需要,“三件宝”不灵了,旧西医已经面临健康时代发展的历史质疑。
     二、 对亚健康束手无策(待续) 三、 慢性病怎么办?(待续) 四、 药物副作用问题(待续) 五、 经济药方无治于医学发展的美国病(待续) 上述5个问题,每个都很大,全部写完需要很长的篇幅。
  各个观点也需要充分的证据和案例的支持。所以,我先扼要写一个问题,抛砖引玉。  如此发表文章,也是试验和为了适应网络节奏,同时也是为了向我们浙江大学的校友张功耀先生学习。我最近和张功耀先生交流学术问题,经常拜访他的和讯博客。
  他的博客和文章的风格给我两大教益,我愿意向他学习,学以致用并且表示感谢。 第一,张功耀先生是哲学教授,作为一名非医学专业人士,提出“告别中医西医”的论点显然是冒风险和需要巨大勇气的。  因此他进行了谨慎准备和系统工作,先写了意见征求稿在网络上发表,经各大学的多次学术讨论会宣读讨论,最后在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与哲学》杂志公开发表,成为一篇可供后人查阅引用的历史文献。
  这样一个系统准备的流程,是负责任的科学表现,体现了他这篇文章的学术水平和科学探讨参考价值。  现在我提出“拯救西医”和“西医不灵了”等也新观点,同样也要做认真和系统的准备。
  因此本文定义为征求意见稿第一稿,以后的每一稿也都都标明时间,以尊重历史和读者。任何新观点在开始时一定是不成熟的,所以我还准备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开放和互动式的写作和不断充实,欢迎任何网友参加讨论,提出宝贵意见,甚至可以直接对本文修改和续写接力,然后回寄给我。
    我作为主笔,负责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反映大家的心声。 第二,我非常欣赏张功耀先生在和讯博客上充满哲学智慧的主题词:“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努力开启民智,决不向愚昧低头!”愚公移山是能引人深思的故事:愚公带领子孙去挖山开路,愚公愚否?旁有智叟提出不要做自不量力的事,智叟智否?这需要当事人在没有成事前对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
    然而,什么是民智?什么是愚昧?在未成事以前又往往是很难下定论的。因此,我们需要按科学规则和时代需要办事,也就是“求是”学风所提倡的实事求是,否则随时有可能落入不顾实际和坚持愚昧的自我陷阱之中。
  张功耀先生认为要废除消灭中医中药,医学才能发展;而我认为发展新医学需要“拯救西医”也“拯救中医”。  究竟何为民智?何为愚昧?自然需要科学说理和实践证明,不是谁就能代表真理下结论的事。
  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逐渐从斗争向协同发展。浙大管理学院MBA教案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著名管理学家Debra教授总结了这样的发展规律:50年代崇尚competition;70年代发展提出cooperation;21世纪则离不开collaboration。
    以前我们可能习惯于战争革命时代的哲学信仰:“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而在今天的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立字当头,破也就在其中了”。 于是,我把我的博客主题定位于:健康是第一财富,西医中医都是战友。
  我相信在健康时代新医学体系面前,当今的西医西药和传统的中医中药都将成为“旧医”而遭到科学和历史的批判。  这种批判也就是对当今的西医西药和传统的中医中药的最好“拯救”,只有在“拯救西医”和“拯救中医”过程中,批判吸收继承发展,超越自我,超越学派,互相学习,共同创新,西医中医才能得到拯救和改造再生,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医学才会出现和茁壮成长。
  我希望西医中医携手合作“拯救中医”,也希望西医中医、业内业外人士互动参与“拯救西医”。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