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雍正皇帝是不是篡位?

都说雍正是改了遗诏才当的皇帝,这个说法有依据么?

全部回答

2006-06-19

0 0
    雍正是如何当上皇帝的,是不是篡位尚有争议:   康熙帝驾崩后,皇四子胤?即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是怎样即位的?长期以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有的说,康熙临死前曾手书遗诏,传位皇十四子,而胤?串通隆科多等人,把遗诏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即了皇帝位。
  也有人说,康熙临死前并没有什么遗诏,而是降科多耍了手腕,将康熙死前宣召十四子改成宣召四子;还有的说,康熙本来就以四子胤?为继承人,如此等等。  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使之至今还是个悬案。
     第一种观点认为,雍正是谋父篡位。原因如下:其一,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是皇十四子胤?,这可以从康熙让胤?在西陲主持军务一事看出,为西征之役关系到中国半壁江山谁属和清朝今后安危的重大问题。
  康熙必须选择最信任、最有能力的充当大将军。  对胤?的任命提高他的威信,培养皇太子的决定性的环节。其二,据意大利人马国贤目睹记载,康熙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之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
  由此可以推断雍正谋父篡位是有根据的。其三,遗诏是科隆科多独自宣布的,完全可能将“十”改成“于”字。   第二种观点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雍正篡位问题。  因为,一、康熙遗诏是用满文写成的,用满文宣读,不可能篡矫诏夺位的种种传闻,无非出于政敌的中伤。
  三、皇十四子胤?若是康熙未来的皇储,为何长期滞留边陲?四、康熙临死前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病危时,又将几位皇子和大臣召至御榻前说:“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可见,康熙想立的就是雍正。五、胤?是在诸皇子夺嫡争储的斗争中继皇帝位的“捷足先登不能叫“篡立”。   第三种观点认为,康熙原要在胤?和胤?两人中选择一个继承人,而最终选定了胤?。
  胤?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说明他是康熙选择的皇太子之一,但未最后选定。否则,为何让他长期滞留边陲?而胤?在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亲王后,在皇子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先后十二次参予祭祀活动,次数之多,居皇子之冠。
      康熙还多次让他参与政务,赐给他圆明园和狮子园。他还十分喜欢胤?之子弘历,称其母是“有福之人”。由此可见,雍正是后来居上的皇太子侯选人。也有人认为,康熙本就想传位于十四子胤?,但他远在边疆,若将他叫回国宣布诏书,在空位阶段必发生皇位纠纷,不得已只好传位于雍正。
   。

2006-06-19

328 0
历史上的一个谜。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篡改圣旨把“传位十四阿哥”改作“传位于四阿哥”云云纯粹是小说家言。要知道在满清满汉两种文字都是官方语言,圣旨都是有满汉两中版本的,真要篡改的话满文可没得法子的!

2006-06-19

331 0
肯定不是篡位。 篡位是指篡夺了别人的帝位。 当时并没有确定谁是皇帝所以雍正不存在篡位说。

2006-06-19

316 0
我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我个人见解是他是篡位了!不过他也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2006-06-19

344 0
    回一楼。 按清朝法制,每一道圣旨都会有两份,一份汉文、一份满文。 历史上流传四子将遗诏中“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是笑话。当时还没有简体字,“于”之一字应写作“於”,试问如何能改?更何况还有满文译件存档印照。
   可见这种传闻站不住脚。 康熙大帝一代圣君,自有自己的择君标准。  十四子能征战、性仁厚,但这样的人似乎更适合为将,而不是为君。实际上,在康熙晚年,因连年战事、官僚腐败,导致国库亏损,大伤根本,在这种情况下,立一位善经营、严管理的皇子继位,才是更好的选择。
  有理由相信,做为一位历史伟人,这点考虑应该是有的。事实证明,若没有雍正的铁腕大治,哪有后世乾隆盛世的资本! 雍正的继位在历史上一直是个没有答案的谜题,史学家们也因此分为“正统”和“篡位”两大阵营,后者主要立足点便是康熙和雍正关系始终不冷不热,除此再无铁证。
     做为后人,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前人对历史的功勋,这一点,无可抹杀。

2006-06-19

317 0
不是,改“十”为“于”说法不对。古文的“于”应为“於”,不可能由十字改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