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所学校比较好!有关心理学的我准
如果想成为心理医生(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国内可以推荐几家:1。北京大学心理系,导师钱铭怡,专攻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国内较早又较权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2。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导师霍大同,国内第一个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硕士生导师,在心理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经过精神分析训练的心理医生都不是合格的心理医生,所以,可见其影响不小。 除此两者之外,我对别的学校了解便不多了,感觉大都是一些研究基础心理学的,搞应用的也局限于社会与管理,儿童教育等,浙大有一个航空心理学倒是很我前景,但这是后话。
附:浙江大学心理学考研资料系列
1、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笔记——打印版
2、统计学笔记...全部
如果想成为心理医生(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国内可以推荐几家:1。北京大学心理系,导师钱铭怡,专攻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国内较早又较权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2。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导师霍大同,国内第一个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硕士生导师,在心理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经过精神分析训练的心理医生都不是合格的心理医生,所以,可见其影响不小。
除此两者之外,我对别的学校了解便不多了,感觉大都是一些研究基础心理学的,搞应用的也局限于社会与管理,儿童教育等,浙大有一个航空心理学倒是很我前景,但这是后话。
附:浙江大学心理学考研资料系列
1、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笔记——打印版
2、统计学笔记——手稿
3、普通心理学——手稿(从浙大心理系同学那获得)
4、认知心理学笔记——三份手稿(从浙大心理系同学那获得)
5、认知心理学笔记——整理版(根据北大的《认知心理学》、艾森克的《认知心理学》第四版、王希庭的〈认知心理学〉、北大的、浙大课堂笔记以及我的旁听经验等整理而成,以专题表示)
示例:
内隐记忆的相关理论
1、定义:过去经验在当前任务中的无意识的影响,个体不能被意识到。
2、对内隐记忆的解释:
A、多重记忆系统说: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不同的子系统。包括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等等,该学说可以解释遗忘症病人的任务分离效应,外显记忆系统损伤,但内隐记忆系统保持完好的现象。
B、加工说: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反映了两类刺眼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不同,并不说明记忆系统存在机能上相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同时,认为外显记忆测验,是要求概念驱动的过程,是意义加工、精细编码等。而内隐记忆测验,是材料驱动加工,它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甚至Shacter等认为内隐记忆与“形“更有联系。
3、研究意义:
*、它涉及两类记忆的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记忆研究方法的进步。
*、加深了对记忆的无意识成分的认识。
*、对内隐记忆的脑机制以及预测疾病进程有相当价值。
*、影响人们对社会认知、问题解决、无意识教学以及临床记忆康复治疗等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应用:广告中的内隐记忆、攻击性行为(电影暴力镜头与实际生活暴力行为发生的关系)
4、内隐记忆存在的一些研究
A、L。weiskrantz关于失忆病人记忆词表的研究:让其在学多新旧词中选学过的,选不出来;当给出提示,让其完成词干补笔,则命中率相当高。
B、脑损伤病人在光投射到损伤部位无法看见时,却能准确猜到光照在哪里,说明他已经接受了信息,但没有意识到。
C、切除了海马的病人,训练做运动追踪,训练之后,无法记起刚才的情景,但重新在这一情景中,他又可以熟练地完成追踪任务。
D、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分离程序:
*、时间间隔分离:时间增加,外显记忆下跌,而内隐记忆基本不受影响。
*、发展分离:儿童年龄增加,外显记忆加强,内隐记忆基本不变。
*、脑机制分离:外显记忆激活右半球前额皮层,内隐记忆激活海马区域。
*、学习与测验通道是否一致的分离:外显记忆不受通道改变的影响,而内隐记忆则不是。
*、与药物关系的分离:药物影响下,外显记忆减弱,而内隐记忆不变。
4、任务分离说:
A、定义:通过控制单一的自变量而比较两种不同记忆任务的效应,如果两记忆任务出现效应的分离,则这种分离可以作为独立的加工过程存在的证据。
B、假设:不同性质的任务反映不同的加工过程。如外显任务反映意识加工,而内隐任务反映无意识加工。
C、类型:
*、单一的分离:一自变量影响记忆任务A、而不影响任务B
*、交叉双重分离:自变量对两种记忆任务的影响是相反方向的,它说明存在两个独立的加工过程。
D、疑问:
*、心理加工过程与测验任务真是一一对应的吗?再认测验——意识加工;补笔测验——无意识加工。事实却并不如此,可能同时存在两种加工在同一记忆任务中。
*、是否能将任务间的分离效应作为独立加工过程存在的证据?,
E、相关实验:
*、Warrington and Weiskrantz的实验: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先学习单词,再进行测验。
直接测验
间接测验
解释:健忘病人在间接测验中的成绩要好于直接测验中。似乎揭示着两种记忆系统的存在。
健忘病人
成绩显著差异
无显著差异
正常被试
*、Jacoby等的实验;在三种条件下学习反义词。
该实验可以作为双向分离(交叉双重分离)效应的典型性实验。
A、无上下文 B、有上下文 C、产生式
**——热
冷——热
冷——?
学习阶段:加工字型
加工字义
两种加工都有
测验阶段
直接测验
成绩:低——高
间接测验
成绩:高——低
Jacoby等对此的解释:再认测验,依赖于概念意义的加工,而知觉辨认,其依赖意义程度小。
Schacter则提出PRS,认为内隐记忆既是无意识的,又与某些知觉系统有关。因而在间接测验中A任务好于C任务,也可以好所意义变量抑制了知觉辨认的成绩。
此外,在进行快速图形辨认时,不可能图形没有启动效应,说明知觉无法组织的信息无法进入内隐记忆。
这些都暗示着启动效应可能与“形“更有联系。
1、 加工分离说(由Jacoby提出)
A、基于对任务分离说的疑问——心理加工过程与测验任务真是一一对应,jacoby提出了加工分离说,认为无论是内隐记忆任务还是外显记忆任务,其中同时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
那么,如何分离同一任务中的两种加工的贡献,则非常重要。
B、假设:
*、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间是随机独立的(零相关)
*、无意识加工的影响在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中是一致的。
*、意识加工的影响在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中是一致的。
C、实验逻辑:
安排两类测验——
包含测验:先后词表中的词来完成补笔,实在不行,则用第一个进入意识的词来完成补笔。
排除测验:用第一个进入意识的词来完成补笔。
Jacoby认为包含测验反映了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排除测验反映了无意识加工。
Inclusion test=R+A(1-R)
Exclusion test=A(1=R)
SR=Inclusion-Exclusion
A=Exclusion/(1-R)
其中,R是回忆概率,即用学习过的单词反应的概率。
A是无意识影响的概率。
A(1-R)是却失意识影响时的无意识影响的概率。那么为什么会有A(1-R)呢?这因为在排除测验中,存在两个事件,1、人为造成对学习过的单词的意识缺失败:1-R;2、无意识影响:A。
那么两个事件的交集即为A(1-R)。
D、不足:
*、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真的是独立的吗?有实验表明,当要求被试用第一个进入意识的词来完成任务时,被试可能先采用自动加工过程,然后采用控制加工过程,这样的话,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为什么只研究A(1-R)?而不研究R(1-a)呢?其中,a为外显指导语下的无意识影响的概率。
E、进步:
*、区分了同一任务中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
*、为记忆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
*、它应用到认知科学的众多领域,如记忆测验、判断与决策等。
F、相关实验:
Jacoby等评估了注意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分两种条件:完全注意——记住所有单词,以备随后的记忆;分散注意——背单词时必须完成一复杂听力任务,且不告诉被试随后有个记忆测验。
利用词表词的概率
包含测验
排除测验
分散 集中注意
解释:在分散注意下,被试的两测验成绩是相同的,说明被试并没有利用任何意识性提取。在集中注意下,表明被试对外显记忆有相当依赖。
而而,学习时的注意状态可能对后续的意识性提取起关键作用,而与内隐记忆无关。
6、一些论文:
A、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基于物体和空间的选择性注意)
B、心理生物学研究的某些进展
C、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研究概况
D、认知信息自动加工的证据——MMN
E、工作记忆的脑机制
F、无意识情绪启动研究新进展
G、短时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H、STROOP效应
I、知觉整体优先性的研究极其进展
如果想知道更多,去这里看看,一定对你有很大帮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