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中国传统节日礼仪中的端午节有什么样的礼仪?

中国传统节日礼仪中的端午节有什么样的礼仪?

全部回答

2016-08-12

114 0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或五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 在古代,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因为天气转暖了,“五毒醒,不安宁”。“五毒” 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
  潮湿的气候容易滋生疾病,所以人们在端午节要 把菖蒲、艾草或大蒜头等挂在门上,据说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驱祛病毒的作用。  人 们身上都要带上香包,内装雄黄、艾草等药材,大人要饮雄黄酒,小孩子则将酒抹在 前额、耳、鼻等处,还要在手、脚、脖颈等处挂上五色丝线用来避邪。
   端午节吃粽子,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相传五月五日是屈原 投汨罗江的日子,楚国百姓找不到屈原的遗体,便向江里投粽子,希望水中的蚊龙、 鱼鳖等饱食粽子,以免伤害屈原遗体。  这一风俗沿袭后世,便形成了民间在端午节 包粽子、吃粽子的传统习惯。
   端午节有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一一赛龙舟。传说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后卧薪 尝胆数载才回到祖国,于五月初五操练好水兵,一举消灭了吴国。后人为纪念他的 胜利,便在每年这一天挑选年轻力壮的青年举行龙舟竞赛。
     端午节寄托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和作为有气节的龙的传人的自豪,以及战 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