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争议的仲裁时效问题养老保
在网易法眼世界上和百度上分别看到的,希望对你有用:
一、关于社会保险费争议的申诉时效问题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社会劳动过程中的风险,强制性要求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参加的保险,无须征得当事人同意,甚至违背当事人的意志进行征收。 当然,这也是法定的。《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保险费法定征收的特点。由此,一些人认为,社会保险费争议没有申诉时效规定,不受申诉时效六十日之限制。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比较偏面的。
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全部
在网易法眼世界上和百度上分别看到的,希望对你有用:
一、关于社会保险费争议的申诉时效问题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社会劳动过程中的风险,强制性要求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参加的保险,无须征得当事人同意,甚至违背当事人的意志进行征收。
当然,这也是法定的。《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保险费法定征收的特点。由此,一些人认为,社会保险费争议没有申诉时效规定,不受申诉时效六十日之限制。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比较偏面的。
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八十五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如何理解的复函》(劳办发[1994]257号)文件对上述问题进一步解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
因案中被诉人于2001年9月书面通知申诉人让其本人全额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申诉人签收予以认可。此不正是“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证据吗?那么,申诉时效从此算起是符合劳办发[1994]257号文件解释的。
由此看来,社会保险费争议也受申诉时效六十日之限制,否则便会像案中的何某那样失去胜诉权。
当然,笔者还认为,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当用人单位没有证据(如将养老保险本交予职工,让其保存并缴纳保险费等)证明社会保险让职工缴纳时,不管过去了多长时间,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足额补缴保险。
因为社会保险关系是存续在整个劳动关系期间的,是连贯的,而非独立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这种侵害也是连贯的,并非偶然的。而当劳动关系一旦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也将结束,此时劳动者若发现用人单位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应在六十日内与单位协调解决,否则应及时向仲裁委申诉。
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正是侵权行为终止之时,申诉时效应从此算起。
另外,
最好是最好通过劳动检察或者申请劳动保障部门向单位征缴。
以下是依据,请供参考:
1。按<最高院解决劳动争议苦干问题的解释>,它属于劳动争议,应是从争议起60日为内仲裁时效,此亦是法院能否审理该案的诉讼时效。
2。缴纳养老保险金属于企业法定义务。另外,根据<最高院解决劳动争议苦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等问题发生的纠纷,人民法院应受理。
国发〔1991〕33号文《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指出:企业逾期不缴,要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社会保险费不得减免;第十三条规定: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第二十六条规定: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由此可知,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而不是任意性的。企业若暂无力缴纳,也只能办理缓缴手续,不得免交。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