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淮剧是哪个地方的剧种?
淮剧是中国江苏省江淮地区的地方戏剧,主要流行于扬州、淮安、盐城等地,在上海、安徽、台湾等省市也有一定的影响。唱腔朴实。
淮剧的方言是以江淮官话洪巢片建盐方言中建湖话音系为基础。
淮剧已经形成如下20个韵部:
四声韵部14个,即爬沙、婆娑、图书、愁收、乔梢、开怀、齐西、谈山、田仙、辰生、琴心、垂灰、常商、蓬松。 实际运用中,通常将“辰生”和“琴心”混合使用。14个四声韵中,阴平、阳平字因在唱词中专用于下句,故称为下韵;上声、去声字专用于上句,则称之为上韵。
入声韵部6个,即霍托、活泼、六足、黑特、邋遢、锡铁。 入声不分上、下,习惯称之为“一字韵”。
历史沿革
淮剧原称江淮戏,建湖县本是该...全部
淮剧是中国江苏省江淮地区的地方戏剧,主要流行于扬州、淮安、盐城等地,在上海、安徽、台湾等省市也有一定的影响。唱腔朴实。
淮剧的方言是以江淮官话洪巢片建盐方言中建湖话音系为基础。
淮剧已经形成如下20个韵部:
四声韵部14个,即爬沙、婆娑、图书、愁收、乔梢、开怀、齐西、谈山、田仙、辰生、琴心、垂灰、常商、蓬松。
实际运用中,通常将“辰生”和“琴心”混合使用。14个四声韵中,阴平、阳平字因在唱词中专用于下句,故称为下韵;上声、去声字专用于上句,则称之为上韵。
入声韵部6个,即霍托、活泼、六足、黑特、邋遢、锡铁。
入声不分上、下,习惯称之为“一字韵”。
历史沿革
淮剧原称江淮戏,建湖县本是该剧的主要发源地。20世纪初,不少原来从事徽剧的艺人,相继加入淮剧行列。
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
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奏。
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采用二胡伴奏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1912年,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何叫天又创出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
在淮剧的发展过程中,建湖县的一些著名淮剧老前辈,对该剧的形成、定型、发展、提高贡献甚大。在淮剧还是 “草台戏”时,周二娘、谢长玉、陈为翰、李玉花等博采众长,使淮剧渐趋成熟,艺术日臻完善。
1961年,淮剧界正式确定建湖方言为淮剧的舞台语言。以后上海淮剧团的学员在团长、著名演员筱文艳的带领下,经常到建湖,学习淮剧故乡语言,体验生活。淮剧,这朵在建湖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起来的艺术之花。
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们的精心培育,如今更加争奇斗艳,引人注目。
在盐城、阜宁一带农村,历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其内容包括:祈求丰收做“青苗会”、“加苗会”;延福消灾做“太平会”、“火星会”等。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类演出内容不断丰富,经长期衍化,逐渐发展成为“香火戏”。香火戏,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终形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前后。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安、宝应等地的《淮蹦子》组成。
同时,香火戏艺人常与门弹词艺人结伙搭班,故香火戏中亦有许多曲调来自门弹词。
徽戏班社进入境内之后,香火戏常与徽戏同台或合班演出,名曰“徽夹可”。鉴于香火戏的乡音土调颇受广大群众喜爱,于是一些徽戏艺人先后转入香火戏行列,香火戏亦因此得以大量吸收徽戏艺术成就而发展,表演从只唱不做到开始注重“一引、二白、三笑、四哭”等表演程序。
另由于吸收徽戏武功与其原有武术、杂技相融合,其间还出现了一些以武戏见长的演员。在大量引用徽戏剧目的基础上,淮剧剧目逐渐有了“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之雏形。到19世纪60年代初,香火戏基本摆脱附属于巫觋活动的性质而独立。
其后,香火戏又常与京剧同台演出,而受京剧艺术陶冶。20世纪初,香火戏班社已遍及境内城乡。20~30年代,许多香火艺人南下沪、宁、杭和苏、锡、常等地演出,被当地群众称为“江淮戏”。此间,由于从各个方面学习吸收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曲的艺术成就,加之南北淮剧间的相互交流,淮剧逐步形成了《淮调》、《拉调》、《自由调》三大主调之格局。
1940年秋,盐城市境内兴起了革命文艺活动高潮,淮戏成为主要形式之一。1942年,盐阜区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地方文工团普遍建立淮戏组(队),各区、乡也成立了以演淮戏为主的业余剧团。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人的关心指导下,许多新文艺工作者利用淮戏这一艺术形式,编撰出了许多现代戏,并对淮戏艺术进行改造,编创出了部分新的淮剧曲调,导演、舞美设计也开始出现于淮剧艺术创作之中。
1953年,盐城专区实验淮剧团(1956年改称江苏省淮剧团)成立后,曾集中了一批著名演员和琴师,许多专事于编剧、作曲、导演 、美术的新文艺工作者也加入了淮剧行列。此后,剧本制逐渐代替幕表戏,导演制逐渐代替说戏制,淮剧成为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地方戏曲。
50~60年代初,盐城市淮剧界对淮剧艺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和规范工作,尤其是1961年成立的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在这些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1958年成立的专区艺术学校,也以培训淮剧演员、演奏员为主要任务。
这些,既促使淮剧艺术从各方面趋于规范化,也推动了淮剧现代戏创作。
“文化大革命”时期,多数剧团被解散,少数幸存的淮剧团移植上演了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其中省淮演出的《红灯记》第八场《刑场斗争》,1974年入选赴京演出。
在此期间,淮剧音乐由于借鉴京剧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了唱腔的板式变化,但也出现了淮剧唱腔京剧化的倾向。1976年以后,尤其是1978年后,淮剧艺术事业很快恢复,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原被解散的淮剧团先后恢复,上演了大量传统剧目,在现代戏的演出创作方面也取得显著成就。
1977~1981年,《金色的教鞭》、《打碗记》、《一字千金》晋京演出,为盐城获得了“小戏之乡”的美誉。1982年省淮剧团被吸收为全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团体会员。1983年,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在盐城成立。
1985年,《奇婚记》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一举荣获两个主演、两个配演、编剧、作曲、演出共7个一等奖,配演、导演、布景设计共3个二等奖,以及音乐伴奏奖和绘景奖。这也是江苏省自建国以来在历届会演、调演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至此,淮剧已为全国戏剧界所瞩目
淮剧的剧目
淮剧的传统剧目:早期有生活小戏《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等,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和《白蛇传》、《岳飞》、《千里送京娘》、《状元袍》、《官禁民灯》等。
“对子戏”和“三小戏” 形成于香火戏初期,有《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等。内容简单纯朴,语言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但尚属说唱范畴的民间生活小戏。
淮剧语言
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建湖县地处淮剧艺术发祥地的中段,历史上的僮子、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此。该地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语调 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
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语音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淮剧语言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20个韵部。其中四声韵14个,即爬沙、婆娑、图书、愁收、乔梢、开怀、齐西、谈山、田仙、辰生、琴心、垂灰、常商、蓬松。
实际运用中,通常将“辰生”和“琴心”混合使用。14个四声韵中,阴平、阳平字因在唱词中专用于下句,故称为下韵;上声、去声字专用于上句,则称之为上韵。此外,还有6个入声韵,即霍托、活泼、六足、黑特、邋遢、锅铁。
入声不分上、下,习惯称之为“一字韵”。
淮剧音乐
淮剧唱腔的曲体结构,系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系统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的板腔音乐体系。香火戏时期主要唱腔《香火调》、《淮蹦子》,分别源于我市境内门弹词、“僮子腔”和清江、淮安、宝应地区的田歌、号子等。
由于历代艺人的不断吸收创造,到30年代末,淮剧逐步形成《拉调》、《淮调》、《自由调》三大主调。围绕三大主调而派生的曲牌有《叶子调》、《穿十字》、《南昌调》、《下河调》、《淮悲调》、《大悲调》等数十首。
与此同时,从民间小调中吸收并衍化成戏曲唱腔的还有《兰桥调》、《八段锦》、《打菜台》、《柳叶子调》、《拜年调》等160多首。这些曲调除部分民间小调外,其主调的调式、调性都较相近,结构形式亦完整统一。
淮剧的打击乐是在《香火调》锣鼓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民间《麒麟锣》、《花鼓锣》等,经过衍变,形成了淮剧特有的锣鼓谱。此外,以扁鼓、铙钹、堂鼓组合而成的打击乐器配置,音色浑厚,色调明朗粗犷。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