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为什么台湾的青年都爱骑机车

为什么台湾的青年都爱骑机车?

全部回答

2018-12-10

1 0

    1930年代機車的主要使用者為男性菁英,時至今日則擴大為遍及各階層的男男女女。使用者群體的擴充,顯示機車的階級性與性別關係都有其轉變。為了解此一複雜的歷史轉變,我將 1930年代至2007年間區分成三個時代:1930年代到1963年的稀有年代裡,摩托車(motorcycles)的擁有者多是富裕者或男性菁英,極少數的女人有機會駕駛機車。
    第二時期為 1964年到1976年之間,我稱之為轉變的時代,摩托車使用者的階級由上層菁英逐漸轉變為中下階級,而速克達(scooters)更是成為中產階級喜愛的私人交通工具,也有越來越多的女人開始為了工作與家務而成為機車使用者。
  第三時期,1977年到當代,我稱之為普及的時代,摩托車雖成為勞工階級的生產工具,但部份中產階級也以摩托車的使用展現有別於一般中產階級的陽剛氣質;而速克達成為無論男女老少在經濟上與操作上都可以輕易擁有、駕駛的機車。
    由此可知,早期擁有摩托車足以彰顯所有者的社會地位與陽剛特質,時至當代,機車的使用者乃透過其他的方式 (如所使用機車的種類、外型、顏色、及技術細節等等)來展現性別特質與社會地位。
  同時,不同時期的男/女機車使用者也個別展現迥異的陽剛/陰柔氣質,顯示性別氣質並非固著不變的狀態,是具有歷史性與多樣性。  機車文化意涵轉變的產生,不只是因為使用者群體的變化,技術物本身也會影響技術物的性別關係與階級性,尤其以女性機車的出現更為重要,因其不僅複雜化機車的種類與機車內部系統,更重要的是讓過去無須宣稱使用者性別的機車也需要表明它的性別,因此機車及其內部系統的性別意涵也在在影響機車使用者的性別關係。
    例如,自動離合器、 CVT自動打檔系統讓操作機車成為簡單的技術,因此使得部份男人樂於使用無自動離合器與CVT系統的機車,以習得困難操控技術來展現陽剛氣質。過去七十餘年的歷史顯示,台灣的機車是深具性別與階級關係的技術物。
  在不同時間,台灣機車展現不同的性別、階級、技術物交織狀況,例如稀有年代中讓某些男性展示個人的地位,轉變裡時代有些機車可展現文人氣質,普及時代的某些機車則強調女性的淑女氣質,也增加女人的家務勞動。
    這些轉變不僅是使用者形象的轉變,它同時也是技術物及其技術的轉變。每一次的轉變都影響人們的生活與移動力、日後的機車類型與技術系統、性別與階級等權力關係的交織。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